几年来,我和芦一直都有一个约定,每天早上弥撒后,要用15分钟的时间分享交流一下我们彼此对当日福音的理解与体会。先说说他这个人吧。他有三个爱好,进堂、读书加旅游。
在开启圣门后、圣诞子夜弥撒的开始,梵蒂冈礼仪宣唱了《禧年宣报词》:在那有福的日子后,已经过了二十个世纪,记忆和感恩的教会为庆祝基督、她的净配,诞生两千年因而举行禧年。
(格后9:17)这句圣经表现出了教会团体生活与世俗团体的不同,那就是耶稣基督给宗徒们最后的训言中所说的,“为首领的要成为服侍人的”,团体中组长或者负责人的职位,于是说是一种权利,不如说是一种义务。
弥撒后,赵神父恭举圣体在堂内游行一周后,明供圣体至周五的下午3:00结束,教友们开始自发不间断的陪圣体。
作为主教的学生及和主教一起在主的葡萄园工作多年的同工,在主教去世后不久,我就想写一点文字,藉此表达对主教的知遇之恩,但每当开始写,我又不知从何写起。
(圣母圣心会会士韩德力)不分等级的列车黄家城博士要求我们不要再把基督宗教在世界的传播看作是一列行进中的火车,西方人乘坐在卧铺车厢、餐厅车厢、第一级及第二级的车厢,有些人像是非西方的华人则在三等座车厢,有些甚至是在牲畜车厢
圣母怀抱从十字架上卸下的圣子尸身的画面,世代以来刺痛人心;但这名叫「母爱」的画像表达出「死亡并未粉碎爱,因为爱比死亡更有力量。谁若准备好为基督牺牲性命,必将重新获得生命,而且是死后改变容貌的生命。」
这几天罗马天气炎热,参加公开接见活动的病患被安置在保禄六世大厅内,他们在聆听要理讲授之前,先与教宗一起诵念圣母经。
圣座修会部秘书长卡尔巴洛总主教邀请修女们展开「姊妹间」的对话,以福音中圣母访问表姊依撒伯尔做为典范。
这10幅图画分别是:圣母领报、耶稣圣诞、耶稣受洗、宽恕罪妇、治愈瘫子、给门徒洗脚、最后的晚餐、耶稣受审判、耶稣被钉十字架上、圣神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