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翻开圣经,亲手找到了这句话,一字不差:不断祈祷,时时靠着圣神祈祷(弗6:18),在各地举起圣洁的手祈祷(弟前2:8)。我不断地思考,心想:我该找谁来给我解释一下这句话?
传道员章赏明、梅仙兰、方芝兰、讲了圣经故事和道理,深入浅出,明白到位。碧湖的老教友谢泽和、汤群南、纪远雄分享了天主在他们家和本人身上显神迹的见证。
再说,《旧约》圣经中有关救世主的预言完全在好几百年之后的《新约》圣经中的耶稣身上应验了的事实,更加绝对不可能是由于基督教徒们的狂热信仰按照旧约里的那些说法而在新约中故意增添的相关情节。
西边放着讲道桌,专为神父讲圣经、道理之用。正祭台中央垂吊着一尊玻璃的圣体灯,昼夜长明。东墙面正中是巨型的圣母无染原罪像,两边有:人类殊福无二女,卒世童贞第一人。
但是,圣经中,耶稣用许多比喻一再说明,天父是怎样过度地爱着我们。路加福音中浪子回头的故事(参路15:11-32)。
圣经和教父们尤其强调三种方式:禁食、祈祷和施舍,以表达人对自己、对天主、对他人的关系的改善。”
主耶稣给当时的人讲论这段圣经时,祂还没有经历死亡并光荣地复活;祂的门徒们还没有被派遣去照顾祂的羊群,去传扬福音。
主教还以《圣经》的话----“因为人子不是来受服事,而是来服事人,并交出自己的性命为大众作赎价”,----来要求和勉励自己。
它在圣经中的出处则源自耶稣传教之始在约旦河受洗的典故。在圣经原文中,若翰与若望的名字是相同的,且拉丁文Ioannes、英文John也相同,是“上主是仁慈”的意思。
整部圣经,特别是新约圣经,就是教导我们如何跟随主耶稣而生活。今年是教会礼仪年的“马尔谷年”,希望我们通过每天恭读简短的马尔谷福音,跟随主耶稣,学习在福音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