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耶稣基督,你见人受疾病之苦,便大动慈心,宽恕人的罪过,恢复人的尊严,赐人身心健康。现在,我们正遭受流行疾病的威胁,求你垂怜我们,求你拯救我们,大发慈悲,保护我们于患难之时。
人是精神和肉体的结合体,我们不该将精神和肉体对立起来;但无可否认,我们如不管制肉身的追求,我们会为了舍不得放弃某些享受而牺牲精神价值。
教宗说:「主教首先应该是关心如何亲近天主的人﹐唯有如此﹐他才能真正关心人。
信德使人选择天主,以天主作为生活的基本准则,而天主不是虚无的、中立的,天主是爱!教宗方济各如此唤醒基督徒说:耶稣使人放弃邪恶与自私,选择良善、真理和正义,甚至牺牲和放弃自己的利益。
祈祷亦称祷告,在宗教仪式中是人与神“相通”的最原始、最常见的一种手段。它表达了人对神的态度,向神述说自己的心愿,呼求神、感谢神、赞美神等,祈求神给予恩赐和保佑。同时,还表示向神的悔罪。
在桃源的另一边,有一个原始部落的人生活在那里,据说这些人来自于广西与云南交界处的山区,他们为宏扬自己的文化,而来到这里的。
这些人都是遭排斥的人,是被拒之门外的人。法利塞人及经师们见到此状况便窃窃私议。教宗说:法利塞人和经师的态度是同样的,都排斥别人。他们说:‘我们是完美的,我们遵守法律。这些人是罪人,是税吏。
教宗表示,人的本质如今愈加被贬低为可随意塑造的物质,因此必须予以拯救,使之摆脱意识形态的殖民现象、自私自利和谎言。後者以德行包装罪恶,以公众利益包装经济利益。
当天的《福音》记述耶稣治好病人的事迹,耶稣让人看到一条转变的道路,民众因此跟随祂。教宗指出,民众跟随耶稣不是因为祂引起他们的兴趣,而是因为耶稣的讯息抵达了他们的心灵。
对司铎而言,苦难是事情正常运作的一个记号,这并不是因为神父要当个苦行僧,而是为了像鲍思高神父那样,有勇气以人的眼光和天主的眼光看待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