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外人不理解的对母亲说:“既然你信的神是真的,你那么恭敬他,他为什么不给你幸福,还让你受这么多苦?”母亲没有什么可辩驳的话,只是笑笑,她没有因别人的不理解而对自己的信仰有半点的动摇。
彼以仁慈为名,而反受残酷之谤,宜洋人之忿忿不平也。”同治九年六月廿二日,直隶总督等会奏。笔者注:以上摘自“清代历史资料丛刊”《教务纪略》,上海书店1986年8月,据光绪卅一年南洋官报局影印本。
在她发愿十年后,即1953年,外籍会士被遣散回国,她的领导也无例外,在她们回国前对“财产”进行处理,天神路济亚修女格外受重视,除配给她与别人无异的一只木箱,一条毛毯,几件衣服外,还赠送一件圣女小德肋撒穿过的衣服
经过她和广大教友的共同努力,教堂面貌焕然一新,教友无比高兴,纵情高唱:我们的天父,愿你的名受显扬。 老人膝下有六个儿女,为了使他们的信仰完整地保存下来,她很下了一番功夫。一是言传,二是身教。
而协助穷人和受排斥者的活跃行动则继续是本会的工作和挑战。我们必须寻找各种方式,透过我们促进正义的工作来为天主的爱做证。
我认为受委托传播这些思想的人责任重大,这些思想不该删减,不该断章取义,他们却把一篇有深度的讲话做成笑料,而这篇讲话我们大家都该了解,接纳,因为有益处。
(梵蒂冈电台讯)圣座新闻室9月28日公布了教宗方济各第31届世界青年节文告,主题是:怜悯人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受怜悯(玛五7)。
这些迹象是:人受侵犯,遭粗俗对待及被漠视。在这种情况下,与之完全相反的技术至上论和违反道德的家庭观便凑合在一起,而且彼此呼应。这实在是一种自相矛盾的现象。
教宗的访问当然具有牧灵性质,但也具有象徵意义,它与几个月前公布的教宗通谕《愿祢受赞颂》如出一辙。说它具有象徵意义,因为这次访问正值非洲准备投身於保护地球和自身领土的转型期。
耶稣曾经历历史中最负面的经验:祂受辱骂、遭驱逐、被杀害。但祂凭着天主的威能复活了。祂在我们每个人身上也能藉由种种负面的经验做出同样的事,因为耶稣是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