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道者心理:笔者发现慕道者信主的原因繁多。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无信”的时代,迫切需要天主教信友的信仰见证,也需要好神父、修女的信仰见证,即生活的见证。重要的不是他们“做什么事”,而是他们“是什么样的人”?
事故发生后,索米尔堂区的数百名信友祈求富高神父治愈这名青年。这青年来自基督徒家庭,但他没有受洗。他在医院住了6天,两个月后就又开始工作了,没有留下事故的任何痕迹。有7位医生称这痊愈无法解释。
“月下言谈”梵二大公会议开启那一天的另一个感人时刻也在历史上留下深远的影响,当天晚上若望廿三世向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信众发表即席问候词。这番即兴话语被誉为“月下言谈”,载入史册。
清晨五点多,主办者万金圣母圣殿数十位主教干部,在主任司铎卢怀信神父、方秋静修女和传协会潘主席带领数下,前往第一站玫瑰圣母圣殿,刘振忠总主教首先主持祝圣十字架礼,随及按行程从上午七点到下午五点,以十小时路程分十站接力徒步
就这样走门传户,访亲拜友。一年多她就传了20多个新教友领洗,同时还有几个病人痊愈了,她很谦虚地说:“我本是个大罪人,没有什么能力都是天主拣选了我这个传福音的工具。”
同时大家对莱孟也越来越反感,大家多次要求维亚奈将他骄傲的副本堂换掉,期间一位修士受村民委托给主教写了封要求换掉莱孟的信,维亚奈说:你寄出时,要让我先看看。
根据《若望福音》的记载,伯达尼的玛利亚曾经拿香液涂抹耶稣的双足,然后用自己头发来擦干(参阅:若十二1-3)。
根据福音的记载,耶稣公开传教期间对群众所提出的首要挑战就是皈依和悔改(谷1:15)。旧约中先知们邀请以色列人离开偶像、不正当和不道德的行为,而回归天主的仁慈和救赎。
我心想:信就要找个真神信。不久,我自己来到南京石鼓路天主堂,坐在后排听。一位姓陆的先生见我一点儿都不懂,每次都耐心指教。渐渐地我就听进去了,三个月后我领洗加入了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