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指出,「黎巴嫩拥有独特的身份,这是不同文化相遇的果实,她长年来是个和睦共处的典范」。然而,「这共处如今非常脆弱」。
这些事件中,有对圣职人员进行的“身体和言语”攻击、袭击圣堂、破坏和亵渎神圣场所,以及继续威胁敬礼的自由。
教宗赞许该会规的“简洁和精神”,因为“人人都能遵循其步骤,而不必放弃自己原本故乡和文化的多元性”。这个会规从福音中汲取“力量和馨香”,对周围的人敞开,没有疆界之分。
贺函又说:“在我们正在经过的痛苦时期,宗教信徒因为是全能上主的仆人,所以更有义务为促进和平而努力,不但要尊重每个人和每个团体的信仰,而且也要尊重具体的宗教生活自由”。
有一天,这位非基督徒医生问这位耶稣会士:神父,是什么内在的东西给了你这样的自由?当我在急诊室中看见你的时候,我看着你说,你不是圣人就是恶魔的儿子。
教宗向在场人士致词时特别强调了教会为真理与自由服务。在数千名信友高唱的朝圣者之歌和热烈掌声中,教宗穿过圣门进入主教座堂。他先在圣雅各布伯的坟墓前默祷片刻,然后拥抱这位圣人的态像表示敬意。
「暂时的文化」令青年难以作出终身承诺,影响基督徒的婚姻和修道圣召。教宗以仁爱会修女每年的重发圣愿为例,说道:「圣味增爵看到仁爱会修女必须在前线从事如此繁重又危险的工作,因此需要每年重发圣愿。
首先,我们中华文化不是一个愿意或者敢于承认自己缺点和罪过的文化,而是一个重视个人和团体荣辱的文化,所以,我们很难面对自己和团体的罪恶。
事实上,在特殊和非常情况下,甚至连必要的自由都没有的那些情况下,教会仍能推进其福传使命。毕竟,教会在任何时代,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不曾没有困难和十字架。
自先教宗真福若望•保禄二世发起的首届世界宗教领导人为和平祈祷二十五年以来,不幸的是我们还不能说自由与和平完全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