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说,像礼义道德,是内心的修养问题,只要我立志努力去做,自然会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再比如功名富贵吧,那不是我内心所能确实掌握的,那必须靠别人给我;……那我能求得到呢?”
(奥斯丁《上帝之城》)苏格拉底用通俗易懂的比喻来说明,自杀者是没有权力自杀的。他说,“凡有哲学精神的人,都会心甘情愿去死;但是他不会自杀,因为那样做是不正当的。
2)美学方面的意义美学方面的意义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一些表现手法如比喻、韵律、反复、悬念及图像等能够让作品思想表达得更加到位。莎士比亚反复使用罗密欧的名字本身就是一种达到强调作用的文学表现手法。
一如耶稣麦粒比喻的那样,侯主教的奉献牺牲必将结出更多籽粒。为纪念侯主教去世20周年,5月中旬,邢台教区在临清小芦堂区举办了一场题为主爱深深的布道大会。
圣道礼仪中,无论耶稣是在祈祷、预言、比喻、行奇迹,我们感受到的不应该只是事迹中的耶稣,更该是逐渐洞悉天父旨意的耶稣;圣祭礼仪中,信友接触到的也不该只是默默祈祷中的耶稣,更该发现耶稣是在勉励实践和完成天主的旨意
您想借这一形象化的比喻给出什么建议呢?这句话也与传教有关吗?传教不是一个完善的商业项目。也不是为了一场表演,组织这次表演是为了统计得益于我们的宣传究竟有多少人参加了。
比喻深爱秦观的那位艺妓,就是如此。诗人秦观(1049—1100)字少游,北宋高邮(今江苏高邮市)人,他有一首广为流传的《临江仙》词:“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那真理总是像耶稣比喻(参阅:路十五:11—32)中的慈父一般向我们展示:祂亲自前来迎接、恢复我们的尊严、让我们重新振作并为我们欢欣鼓舞,就如那父亲所说:“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生,失而复得了。”
正如福音中耶稣的比喻:糊涂的人啊!今夜就要收你的灵魂,你的财产留给谁呢?(路12:20)试问:我们自己是不是就像这个糊涂人呢?事实上,由死而来的恐惧,甚至比死亡本身更可怕。
浪子的比喻(路15:11-32)中的那位犹太老父亲殷切地期盼自己的爱子早日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