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慈悲与行动的互动天主对人的行动就是慈悲。降生成人的天主子耶稣基督,将天父的慈悲带给了我们每人和整个世界。主耶稣基督就是天主的慈悲。
要把信仰融入生活中,用言行为主的复活做见证,在生活中处处彰显天主的光荣,把天主慈悲的爱与救恩告诉更多的人,使他们认识耶稣基督就是复活的主,因而成为我们的兄弟姐妹。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谈到慈悲禧年的耶稣圣诞。以下是教宗方济各要理讲授的全文:亲爱的弟兄姐妹,上午好!在耶稣诞生的佳节,我们被置於耶稣圣婴的面前。我确信还有很多家庭在自己家里摆设圣诞马槽,延续这一美好传统。
本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使堂区与普世教会一起善度慈悲禧年,使慈悲不再只是抽象的概念或词汇,而是具体的实施与行动。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以这个比喻为核心,阐述了天父的慈悲和长子不接纳慈悲的态度。他说,这个父亲看到日夜期盼的小儿子返回家里,便兴奋地跑上前去亲吻他,同时不忘邀请他的长子与他一起参加欢宴。
在这一背景下,教宗方济各作为慈悲的使徒前来访问。教宗乐意与人相会,照常不使用防弹座车,却要乘坐敞篷座车在路上行进。他带来的是天主的爱以及温柔、正义与自由的讯息。
这慈悲禧年特别「给教会一段时期,重新省思主在复活那日托付给教会使命的意义。这使命就是成为天父慈悲的记号与工具。」
「天主教会的一大使命是尊重各种文化」。教宗表明自己「非常敬爱中华文化,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此次避静以“司祭职”为主题,从司祭、牧人、父亲三个幅度,阐述司铎的特质,争做一名追随基督的、慈悲的、谦逊的、正直的、喜悦的、细心的、体恤人的传教使徒。
这是推动耶稣的使命以及教会的使命的逻辑:寻找,不是改变他们,却让每一个人借着宽恕罪过,完全恢复尊严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