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小巧美丽的哥特式建筑,堂前钟楼高23米,内供玫瑰圣母像,可容800人。接着我们又来到了位于黄浦区四川南路的洋泾浜圣若瑟堂,由于那时刚好有新人举行婚礼,我们留下祝福便离开了。
像这样的议论有很多,我想在各地类似情况也不会少。有一次,我问母亲怎样看待这些问题,母亲说,我们只管住自己的心望弥撒就可以了,其他不是我们要管的。
呵,我何必再去寻寻觅觅那份感伤的情怀,像那低矮的芦苇只是盯着下地,吁喊着光明你在哪里,却不知光明就停留在它的叶子上。继续为福音努力吧!
况且在这个年头,很多人都在上求恩弥撒,求家庭平安、求在外顺利、求子女蒙福、求身体健康……在神父的经历中,像这类家庭少有人求感恩弥撒,他就问老人,为什么上感恩弥撒,老人说我有太多的感恩。
山墙与两塔的字形正是AMEN型大窗,为减轻偌大面积玻璃所受的风压,用许多石雕直棂分割成六大长条形窗户,其半圆尖顶下的窗面,用纯熟粗犷纤细的石肋架盘旋成八个半圆形花瓣圆形玫瑰窗,中间用彩色玻璃镶成巨大的基督十字架苦像作为整个大窗的主体核心
要做一个好牧人就是要每日对耶稣的召叫,重复肯定的回答就是要像亚巴郎那样,敢于冒险就是要像梅瑟那样,穿越沙漠,寻找预许之地就是像玛利亚那样,充满信心地寻求正义而且为此可能会像若翰洗者那样抛头颅、洒热血要做一个真正的牧人就是要具有这样一种特殊的爱情
祭台正中,高悬耶稣十字苦像。从祭台往下看,跪满了人群,阁楼上也都跪满了人。神父正在宣讲圣经中耶稣的山中圣训——真福八端。
从远处看这座圣堂,在堂顶中间部位,有个最高的空心尖塔,它的高度大约170米,在塔尖上有一个十字圣架,这个十字架建造得很特别,不论是从东西南北方向,还是从高空鸟瞰,它都是个完整的正十字架。
1993年5月1日,建成玄义玫瑰圣母亭,安置由德国玫瑰善会惠赠的曾显现于意大利布雷西教区的玫瑰圣母像。
不论是大三巴前地的利玛窦像、螺丝山公园的圣若望鲍思高像,甚至圣十架小堂祭台及十四苦路浮雕,都有着黄家龙先生的作品,流露出他对天主教文化与艺术融和的表达,缔造出中西文化交流传承的独有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