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斯里兰卡的牧灵访问,教宗提到为伟大传教士若瑟·瓦斯(GiuseppeVaz)神父的封圣礼。
教宗强调,如同昔日在宗徒们身上发生的那样,圣神在今天也将人引向真理、更新大地并产生效果;谁若对这恩宠行动自我封闭,便是罪行。就如父派遣了我,我也同样派遣你们。你们领受圣神罢!(若二十21,22)。
若丧失就业机会,社会也将受到严重损害。教宗进而谈到失业,它是当代社会最严重的不幸之一。教宗说:每当我看到有人没工作,有人找不到工作以及有人无法给家里带回面包,我便难过。
那时院长给他们说:福音有云:若有人掌击你的右颊,你把另一面也转给他(玛5:39)。他们答说:我们办不到。圣人说:假使你不能把另一面转给他,至少你要对方打你的右颊。他们又答复说:这样我们也办不到。
若望使徒在第一篇书信中告诉我们:‘战胜世界的胜利武器就是我们的信德’(若一5:4)。我们的信德正是相信教导我们爱和教导我们爱众人的耶稣。
隆巴尔迪神父也谈到本笃十六世初任教宗时也有过同样情形,他的首次访问是到他的祖国德国科隆出席世青节,那次举办世青节的地点也是他的前任若望保禄二世决定的。
关于弥撒福音教宗说:“复活期第五主日的礼仪叫我们看到若望福音中,耶稣在最后晚餐时向他的门徒们所说的一段话,这段话是耶稣勉励门徒们与他结合在一起,犹如枝条和葡萄树连接在一起一样。
这期间我的侄媳妇任秀英和我的代母告诉我,教会成员要来我家祈祷和安慰我,让我自己祈求天主,求圣母和圣若瑟相帮。那时候我天天是昏昏沉沉、迷迷糊糊,哪还顾得上祈求啊!况且我信仰不实。
这需要阅读《圣若望福音》第十章中耶稣关於祂自己的一番话:我就是门,谁若经过我进来,必得安全。这里指的是从罪恶的状态过渡到恩宠的状态。教宗在谈论门时指的就是蕴含在耶稣这句话中的神学意义。
为解释这种对立关系,教宗把弥撒读经中的《户籍纪》(廿一4-9)与《若望福音》(八25-30)联繋在一起。《户籍纪》叙述以色列子民在旷野中行走,他们对缺粮少水的处境不耐烦,抱怨天主和梅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