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峒还有王天佑、王锦、王文质、伍文超、伍文胜、陈书贤等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他们把根扎在峒唝,为故乡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相应的贡献。这就是我的故园“峒唝”的历史,她的历史与她的地名交相辉映。
曾在礼仪出版社实习和在本笃会生活过半年的陈宾山神父也说,凯利院牧生前有很多‘中国梦想’,他关心中国教会的出版和修院教育工作,曾联络美国的几大出版社给中国各大修院赠送图书。
母亲的一生母亲陈芳琴,圣名玛利亚,1936年8月9日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2010年4月17日,她走完了人世74个春秋回到天父的家里。
河南、甘肃、陕西、辽宁、青海、山西等地15个修会的25位修女参与服务(她们是:卜俊景、张继敏、白英、张占地、王国瑞、韩丽娜、白彩侠、杨静、樊乖侠、李彩云、秦海英、郎丽霞、刘素平、王存兰、常瑞莲、李雪燕、陈愿愿
旁边的陈姐听了笑着说:“你傻呀!就是去麻风村!修女就住在麻风村嘛!”这是我意外的收获!他们以前多次去麻风村探望那些病人,我都没机会去,上主现在就给我这个机会了。我兴冲冲地,保准不晕车。
第一位受助的先心病患儿,是来自河北新乐市马头铺镇陈家庄村的5岁男孩王世橦。
她们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如饥似渴地跟随导师——香港的陈神父在圣经的天地里遨游,其独特的学习圣经方法使她们受益匪浅,至今都记忆犹新。
父母都是犹太人,他是罗马公民,属于本雅明支派(罗11:1),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也是一位热心的犹太信徒,他是著名经师加玛里耳的门徒(宗22:3)。
基督是头,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所有教友都是这个身体的肢体(参阅弗1:22-23,格前12:12-13,27,哥1:24,罗12:4-5),关系密切,互为肢体,彼此相连相通。
陈垣先生说过,“《天学初函》在明季流传极广,翻版者数次,……惟理编自遭四库屏黜以来,校刻家不敢过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