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的高天予随着当地神父到了澳门,同年进入圣若瑟修院修道。这也意味着,这位13岁的少年,今后将自己的一生贡献给天主。高天予在圣若瑟修院先后完成了中学及大修院神哲学的课程,获得大修院神哲学学士学位。
我为这次会晤感谢天主,它给了我一个坚固你们和我们望德的方式,因为我们拥有同一个望德。 教宗继续说,当天的福音告诉我们,基督战胜了人性的麻痹。
教宗指出,「双重生活的起源是跟随心中的慾望、罪宗,那些由原罪造成的创伤」。当天弥撒的第一篇读经鼓励我们切莫满足慾望,依恃财物,别说:「我的生活已经够了。」
嘉定区耶稣圣心堂嘉定区耶稣圣心堂,始建于1616年,由罗如望神父筹资建造,为一所横厅式老式堂,当时外籍传教士曾在此学习汉语。后来的1932年本堂沈桂芳神父拆除老堂,新建一座规模较大的新式堂。
另一方面,教宗也期望会士们成为有望德的播种者,指明圣母就是望德的典范。从耶稣降生开始,圣母和家人就因受迫害而去了埃及,返回白冷后,她亲眼看着儿子在重重的对立中成长。
我们将必须更加重视自己的根源:老年人,在人与人之间打造真正的友爱,牢记这个大家共同身处艰困的经验,并且怀著望德前行,因为望德绝不叫人失望。因此,根源、记忆、友爱、希望这四个词,是重新开始的关键。
尖山圣母堂下午,神父、修女、全体教友又一同前往平阴白云裕村若瑟山朝拜大圣若瑟,朝圣团的到来受到了当地神长、教友们的热情接待,朝圣团教友们无不为之感动,感谢天主把大家聚在了一起。
我希望特别介绍若翰(JoãoFelgueiras)神父,他是最年长的葡萄牙籍传教士,现年103岁。他亲身认识了首批耶稣会传教士们,将古老的历史与现今联系在一起。
圣若望说:“天主是光,在他内没有一点黑暗”(若一1,5)。光是生命之源。然而,光尤其意味着良知,意味着与黑暗、谎言和无知对立的真理。因此,光使我们生活,给我们指出道路。
期间,教友们还前往济宁岱庄精修圣人圣福若瑟神父的墓地朝圣,在教区神父的讲解下,大家深深为圣福若瑟神父为中国人走向信仰之路,而付出的牺牲精神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