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已故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2003年颁发的《活于感恩祭的教会》通谕的号召,教区以实际行动来响应:“尤其应在弥撒礼仪及在弥撒外的圣体敬礼,培养对基督真实临在的活泼意识,见证基督的真实临在。
我们实在能真正地变得更自由、更爱自己,成为我们应该成为的人。」嘉大肋纳修女的信仰来自她的母亲戴安娜。戴安娜也是一名滑冰选手及滑冰教练。当她16岁时,在母亲的提议下,与一名亲戚前往花地玛朝圣。
在2013年2月10日新春伊始,神州大地处处洋溢着新春的喜悦,各地人们都以举行联欢来庆祝这美好的传统节日,进德老年也不例外,这里的爷爷奶奶在修士修女的主持下,在大年初一下午也红红火火的举办了一场新春联欢会
走上祭台的谢诗祥神父第一刻仍不忘推动圣召,向在场所有青年表示,不要怕答覆天主的召唤,祂总为你安排最美好的。
从马尼拉湾到奎阿坡区的圣巴斯弟盎圣殿,多条街道被封,以给圣母像的「Salubong」和「Traslacion」,两字的字面意思分别是「相遇」和「让路」。
不是要我们先去掉自己眼中的大梁么?若我们没有好好地做一个基督徒,一个基督的跟随者,我们是不是在亵渎圣体?在日常生活中,我有记起耶稣基督吗?有每天恭读他的圣言吗?
神圣慈悲的讯息是:“天主爱我们,每一个人天主都爱。”无论我们有多大的罪,天主希望人明白,他的慈悲比我们的罪过更伟大。我们应呼求、信赖与接受主的慈悲,并让主的慈悲,透过我们传给他人。
他在1992年写了一本关于另一个信基督的犹太人圣保禄的简短传记。在书中,他谈到保禄的归化,说:关于在往大马士革去的路上所发生的事,历史学家们的意见纷纭,莫衷一是。
这是2016年世界祈祷日的主题。这项大公祈祷日由不同基督信仰教会的妇女创立并得到她们的支持。自1927年以来,祈祷日活动是在每年3月份的首个星期五举行。
第一部分标题为“同道偕行的核心”;第二部分是“一同在伯多禄的船上”,旨在“转变那些构建基督徒团体的关系,这些关系在圣召、神恩和牧职务的交织中塑造了教会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