掰饼礼,起源于主的最后晚餐(参阅格前11:23-26及对观福音)。至于基督徒对于宗徒训诲的同等重视,那当然是因为宗徒们是主复活了的证人(参阅宗2:23,3:15)的原因。
「宗徒的继承人预期要多次受鞭打,以现代人的方法宣讲基督耶稣的福音。他们要欢欣,因为他们为主受苦是值得的。我们想如同宗徒,要说服人们相信。当然不是挑衅,相反,我们邀请他们一起分享真理的喜悦。
以谦虚和蔼、不卑不亢、真诚相见;以身体洁净、心灵纯洁、待人以礼;以公正无私、善良仁爱、呵护弱小;以我们的行为为基督福音做活的见证。
福音进入任何一个文化之中所发展出来的新形式,一定符合当地文化的发展状态。由此观之,“本地化”是一个文化与福音结合的必然结果,也是本地教会所追求的目标。
通过把犹太人取洁礼用的石缸中的水变为酒(6节),耶稣完成了一个非常生动的徵兆:把梅瑟的法律变为福音,即喜乐的携带者。
弥撒福音讲的是复活的耶稣在晚餐厅显现给宗徒们。教宗在讲道中说明耶稣如何借着显现给宗徒们,来帮助他们了解圣经的话,以及如何从巴斯卦奥迹的角度重新看得救的事迹。
教宗方济各于节日前夕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弥撒圣祭,在讲道中省思本庆日的福音内容(参阅路二22-32),特别聚焦于西默盎赞美天主的一句话“我亲眼看见了你的救援”(参阅二30),以此剖析献身生活的意义。
在四旬期第三主日的福音(路13:1-9)中,耶稣很可能被要求对当时的“突发新闻”,就是比拉多下令杀戮加里肋亚人,去发表一些意见和看法。
在圣道礼仪中,神父带领教友们共同聆听来自天国的福音。这些读经出自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方,但是这几篇福音结合起来就是一个人的救恩史。
透过「密集的牧民活动」,阿格雷枢机展现出他是天主的人,满怀热忱地宣讲福音、关怀人的人性与灵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