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莉奥诺拉修女还解释说,非洲女性所承受的痛苦之一,就是在没有勇气向他人敞开心扉时所感受到的可怕压力:“生活变得……变成了妇女生活的坟墓。”
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袁姨仍惦念着他人。回忆至此,心中顿时生出发对袁姨的敬意!最后一次见到袁姨是在一个教友开的足疗店,袁姨由女儿陪着做足疗。
相反,当对他人完成爱的行动,看到的是自己,犹如一个自私主义者,那里光明要熄灭的。第二个词是:听从。在山上,一片光耀的云彩遮住门徒们。从这云彩中,天父说了。说了什么呢?
我们发现自己受到耶稣无限地爱,这就驱使我们也去爱他人。爱总和放弃自己的行为有关,正是这样才使我们感到幸福”。
尽管宗教讲的罪不同于国家法律的罪,但我还是感叹于我们的祖先在造字时,为什么将“罪”字由“四”和“非”组成,莫非是在暗示我们:是罪破坏了人与天主、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大自然这四种关系的和谐么?
但是,读高中的外孙女是个心地善良、愿为他人做好事的人。2004年来开发区之后,她很想经过努力实现全家人的愿望———考上大学。但须把户口从老家迁到大连。在主的助佑下,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办成了。
教宗说:“可爱的司铎、会士、修女们,你们要作出重要的贡献:在遍布贪心、满是不知等待的自私自利、贪求消费主义的社会中,在个人主义崇拜的世界中,我们要尽力度无私心地爱他人的生活。”
这些日常生活上的神枯经验一样影响我们的生活、工作、灵修,尤其自己与天主、与他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
撒罗满对他人所说的,不能用于你身上。他曾说:「生有时,死有日。」但相反的,为你却是,「死有时,生有日。」同一行动,达到两个目的,你的死亡同时是你的诞生。
我们是天主的孩子,我们理应有耶稣基督的胸怀,宽恕他人的不解,并为之祈祷求取天主的祝福。仁慈的天父深深地爱着我们,他愿意和我们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终结(玛2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