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祷本质上就是心灵的默观,是凭借自由意志,全身心地向天主凝视,是对天主纯粹的爱的表达。在此过程中,需放空自我,让天主的爱自由流淌,在基督的引领下,让生命回归本真。
他在多个场合表示,希望对某些礼仪进行简化和调整,使罗马主教的葬礼更充分地表达教会对复活基督的信仰。此外,更新后的礼仪还需要更加明确地突出,罗马教宗的葬礼是牧人和基督门徒的葬礼,而非尘世权势的仪式。”
互道祝福时的那份感动,无不表达了对新铎的接纳与支持,当主教及司铎团的神父与新铎相拥祝贺时,气氛达到高潮,歌声荡漾,掌声阵阵,泪水与欢笑都是恩典的记号,感人至深。
只有从相遇出发,从真实的相遇出发,在这相遇中让每个人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们才有可能找到未来的愿景。
全体家族成员首先向家族中唯一的婆婆拜年,表达对长辈的敬爱与感恩。婆婆虽年事已高,但依然精神饱满,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接受着晚辈们的美好祝福。
大公会议则是同道偕行的典范,是整个教会可见性的表达。事实上,“那时召集大公会议的是皇帝,而不是教宗,因为皇帝是信仰基督的人民的领袖”。
这是非常美丽的父母职的表达。然后是对于祖父母辈的惊奇。很多次我们把祖父母们排除出我们的生活。不要这样!祖父母们是智慧的根源。我们要学习让祖父母们的智慧和他们的历史来使我们惊奇。祖父母们把生活带到本质。
教宗方济各5月19日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的圣神降临节弥撒讲道中,用看似对立的形象来描述圣神,但这实际上表达了圣神如何在我们内心运行,并推动教会使命。
他曾多次表达过这份热情,说起他刚晋铎那几年渴望去亚洲……的事。更广泛地说,此行再一次证明对‘边缘地带’的关注,教宗方济各时常叮嘱这点,几乎以之作为整个教会旅途指引方向的指南针。”
教宗方济各在启程赴亚太四国访问前,特向国务卿发去唁电,对其母亲亚达女士的辞世表达了哀悼之情,并在祈祷中与帕罗林枢机的亲人同在。“谢谢妈妈,在妳的膝上,我们学习认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