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友们通过神父的讲道,更通过日常生活的信仰实践有了更深的领悟,明白了“守斋不是表面的形式,而是改变和更新,同时要通过坚持祈祷,看圣经,寻找、依靠天主”。
从这种逆转中,我们也不难看到,确实有一部分人没有做到诚实守信,而是更多的以损人利己为主,过于扩张自己的利益,乃至用不择手段的方式来获取,从而导致人性的泯灭与涣散,把传统的社会美德打击得粉碎。
教会不是个规划完善、有很多牧灵计划的非政府组织,而是个母亲。教宗说:「如果教会不是母亲,讲难听点,教会就成了老处女!没有生育能力。」 教会的本质是福传,即「生育子女」。
在那片土地上,基督徒团体其实并非由传教士所建立,而是18世纪下叶的一群朝鲜族青年。他们被一些有关基督信仰的篇章深深吸引,便深入研习它们,把它们作为生活的准则。
教宗也谈到忽视信仰宝库的诱惑,不将自己视为信仰宝库的守护人,而是占有者和主人。此外忽略现实,高谈阔论,喋喋不休,但什么也没说出!
教宗于10月27日在宗座科学院全体会议上,为荣休教宗本笃16世的半身铜像揭幕并致辞表示:大爆炸论现今被认为世界的本原,与天主创世并不矛盾,而是需要它。
罗梅洛被杀并非任何意识形态的缘故,而是因为他选择与穷人同在。」
我们要去克制这些东西,避免这些东西的诱惑,这些为我们现代人也确实需要,尤其在肉身上我们需要这种节制,因为我们过度的享受物质,过度的娱乐,过多的宴乐,过多的追求时尚,使得我们的身体已经超负,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我们饿坏了,而是因为吃坏了
教宗说,照料环境不仅是采取绿色行为,而是要做得更多,是一种人类生态学行为。正如在《愿祢受赞颂》通谕中所指出的那样,教宗说不可把人与环境分隔开来,若环境被糟蹋,人就遭殃。
教宗一再表示,基督徒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走出自我和自恋,将耶稣置於中心。这是不易行走的旅程,因为我们总是罪人。教宗说:我们有阴暗的时辰,也有失败的日子,有时也会跌倒。人总有跌倒的时候,但不必害怕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