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要求基督信徒效法耶稣,祂在治愈疾病,给予人安慰和了解,宽恕掌权者和弱小者的罪过之后,便在十字架上完成了爱的最高举动。
我们的罪过也在天主的爱内找到了意义,因为天主的爱始终宽恕我们。祂如此爱我们,永远宽恕我们。
你信圣神,圣而公教会,诸圣的相通,罪过的赦免,肉身的复活和永生吗?候洗者答:“我信!”由此可见,皈依基督是应凭着相信,而非靠着知道。
17.有的时候我们有必要让一些人明白,教友不好欺负北国寒雪:“不要看我们的罪过,但看你教会的信德”。是呀,天主教毕竟是在人的领导下呀,是人就会有错呀,我们不一生下来就有原罪吗?
德训篇第3章30节说:“水能熄灭烈火,施舍能除去罪过。”又如圣保禄致弟茂德前书6章18-19节教导我们说:“……甘心施舍,乐意通财,为自己积蓄良好的根基,以备将来能享受那真正的生命。”
正是在上述两件教会大事的引导和启发下,当我们深刻理解了天主无条件的仁慈大爱时,在炼灵月内,我们不应该再把炼狱想象和解释为进入到一个有时间和空间感的牢狱中受苦来补赎我们罪过的地方和过程。
我们真的是天主圣洁的子民,即使因我们的罪过而尚未成为完全合一的子民。然而,在圣洗圣事中行动的天主慈悲远胜过我们的分裂。
耶稣从不看人的罪过,只关注人的苦难与需要。那麽,我们该怎样做,才能看见、体会、触摸和悲悯他人的创伤呢?
这也恰恰可以贴合在进堂祈祷参与弥撒上,在每一台弥撒前,我们总是先承认我罪、我罪、我的重罪,接着便求天主怜悯宽恕,同时也愿意承行天主的旨意而远离罪过。
关於犹达斯意识到自己的罪过後走上自杀的道路,米凯利尼神父首先引述了本笃十六世的思想,以及曼佐尼(AlessandroManzoni)在他的小説《约婚夫妇》中关於牧人应去寻找罪人的邀请,然後又引述教宗方济各的有关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