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辅仁圣博敏神学院组织去罗马传信大学参加一个寒假教会论课程学习班,我报名参加了。在课程快要结束时,我们30多位学生在保禄六世大厅,蒙受了教宗接见。我们站立在一起,等候教宗到来。
三王来朝瞻礼,各地去椒江参加庆祝活动的教友很多,堂小人多,拥挤不堪。徐神父即解囊,出资2000法郎,在李岙买下1幢房子,改为经堂,取名“若瑟堂”并于圣诞瞻礼举行开堂典礼。
(玛17:20)——题记前些日子去蔚县西合营参加太姥姥的葬礼,有幸和一位姓王的修女交谈,让我对教友的信德问题有了新的认识。王修女告诉我,祈求恩典最好的方式就是做九日敬礼。
资工系就在这附近,去资工系,我一定会经过这个广场,资工系的教授和学生如要找我,也都会借道广场,惟一的例外就是王教授。王教授从不进入广场,他常来找我,但是每次必定绕道。
在晋中教区总堂,王荩主教热情接待了福传团。王主教谈了晋中教区的历史和现状;分享了他个人的福传经验和体会;传授了许多新的福传经验和方法;并讲了梵二以后的福传新精神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望教友们正在认真的听王金銮修女讲课下午2点,准备复活节领洗的部分望教友,早早来到总堂三楼会议室,参加总堂举办的“教友领洗前培训班”。
地震中受损的绵竹天主堂据成都教区都江堰堂区主任司铎王福宣神父介绍:汶川县有教友500多人,但到15日下午5点钟,成都教区还没有当地教友的任何消息。王神父对这些教友全部生还的希望感到非常渺茫。
王桂菊教友,原籍河北宁晋县人,如今已是74岁高龄,早年随夫来内蒙古包头支援边疆建设。她和丈夫耿增恩是文革后最早站出来接待神父、组织教友、恢复教会的人。
文革后,南瑞光神父和李孝义、王华英、梁秉忠、王崇喜等教友积极找政府相关部门,落实政策、恢复教会。在各方面的努力下,官井梁小学从教堂院内迁走,圣殿和教产回归教会,教堂正式恢复宗教生活。
这位老教友就是保定总堂的亚纳会会长王美英。王会长从小在天主教仁慈院长大,对教会有着特殊的感情,退休后,于1998年担任会长,十几年如一日,一直默默无私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