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给予的重要意义不仅在物质上,而更重要的在人性精神方面,即透过“天主之爱”的圣化把自我的拥有给予他人。把自己快乐、谅解、兴趣、幽默、同情心……给予他人。
我们在生活中也成为他人最好的礼物了吗?
由于我生来贫困,为我而言,任何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理当得到一句慈爱、帮助、关怀的话语。任何一个人在离开时,都不该觉得自己不被理解、被轻视,或者被拒绝。”
第一个迹象是我们看待他人的方式。在感恩祭中,基督重行祂在十字架上的祭献。祂的一生都是为爱而彻底奉献自己的行为;因此,祂喜欢与门徒和群众在一起,能够了解他们。
接纳与呵护、关怀与关切、信赖与希望,这些都是基本的许诺,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爱。我们许下了爱的诺言,这爱体现在接纳、呵护、关怀、关切、信赖和希望上,但最大的许诺是爱。
因此,这世界不再是涕泣之谷,而是天主亲自支起祂帐篷的地方,是天主与人相会的地方,天主关怀人的地方。
古语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名言,若按褒义理解,则强调读书该读圣贤书而且还要专心致志,不要被外界的闲事或错谬理论所干扰;而不同的说法却是,如果只关心书上的东西,不关心实际生活,不关心他人的疾苦危难
修道人应该唤醒世界,并且通过对福音的有效见证而吸引他人。这是教宗方济各于2013年11月29日,与男修会会长联合会座谈时说的话。
教宗提出的新模式是以友爱、分享、无偿给予和奉献的逻辑为基础的发展的新模式,换句话说,需要将他人的需求当作自己的需要,让他人分享自己的财富,是要超越个人利益。
他说,信仰不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是与我们的救主具体地相遇,祂推动我们与他人相遇并永远改变我们的生命。换言之,是耶稣的爱催促我们向众人宣报喜讯。其次,教宗方济各强调祈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