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撒中,堂区爱心小组特意为老年教友奉献了专属的祝福弥撒,每一句祈祷都饱含对长者的敬意,让他们在神圣的氛围中感受到被重视、被关爱。
袁雪松在上中学时就开始给神父辅祭,一放学就跑到教堂写作业,写完作业就在教堂里念经祈祷,或者和神父学习信仰知识。初中毕业后入了神学院;1995年从沈阳神学院毕业圣了神父。
像上届教宗本笃十六所言,圣母升天源于教会的祈祷与恭敬。恭敬与朝拜不一样。唯有天主独享朝拜,我们不能朝拜玛丽亚,但我们可以恭敬她,学习耶稣对他母亲的恭敬与爱。
在去圣体前特别为前辈祈祷前,我留言嘱咐修女回医院时或通过值班守护神父,在老神父耳边给他说一声:我在为他祈祷!求善终!(我百岁妈妈上个月去世,感同身受。郭神父与我数次通话时,均表示会特别为我妈妈祈福。)
我十分清楚,这项职务因其精神本质不仅靠言行来完成,也靠受苦和祈祷。祈祷中问天主,并将教宗职理解为服务、受苦与祈祷。
也许仙河镇的教友好久没有听到神父讲道了,他们听的是那样的虔诚、那样的聚精会神;几个人站在不同的地方,献上了她们发自内心的真诚的祈祷,这也是弥撒圣事中的一个新创意,一时间“请主俯听我们的祈祷”这句话从每一个教友的心中发出
先知在祈祷中质问天主为何对祸害与不义沉默。这种语言反映了先知的真实人性和心灵挣扎。教义与灵修意义:这是一种“抱怨的祈祷”(complaintprayer),在圣咏中亦常见(如咏13)。
2.灵修意义玛利亚象征默观生活(vitacontemplativa),她放下事务性的忙碌,专注于“听道”,这体现了祈祷、默想与与主共处的重要性。
祈祷变成了呆板的模式,人变成了机械的装置,心不在焉。读经变的被动,没有圣神的感动和话语,不能深入其中,聆听主的教诲。没有见证主的生活,没有活出基督的福音生活,福传更没有心火。
教宗方济各五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牧访中东,踏足约旦、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其中五月二十五日在耶路撒冷圣墓大殿的大公祈祷更是此行的高峰,以纪念五十年前保禄六世与正教会首牧雅典纳格拉斯宗主教(Athenagor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