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现代人看来构成我们生存的环境的好像仅仅是物质而已,可那只是依据着人所观察和认识到的生命的定义。
人常说:“心无二用”,我们人来到教堂,但心里还放不下工作、事业、家庭……如此,我们的恭敬感恩之心,一定会大打折扣。这样参与弥撒,岂能收到好的效果?
在降生为人的耶稣身上我们看到人的伟大,因为人具有理性,蒙召叫去享受永恒的生命”。
自八十年代,国际间不少学术研究指出:几乎整个世界都在全球化主导的价值观中,不自觉地扭曲了人的尊严和价值,当中影响最深的受害者是妇女。
教会不能违背她接受的权力,不能隐瞒自己的原则,尽管如此,教会挂虑和爱护这些人,把他们看作不能放弃的人。
然而,宗徒们治病的力量引起了撒杜塞人的嫉妒和仇恨,因此撒杜塞人囚禁并毒打宗徒。面对如此威胁,伯多禄的回应是:「我们必须服从天主,而非顺从于人。」教宗强调:「这是基督徒的伟大回应。
他经常对我们说,‘我们不愿意让人看到我们自己,而是让人能看到基督,就如洗者若翰那样’。我们会继续这样做,在接待许多青年时试着让他们看到基督的道路。”
帕罗林枢机也表示,今天侵犯宗教自由的根源在于曲解了人的自由。不容忍的行为不仅表现在阻止人度自己的宗教生活,也透过“政治上正确的不容忍声音”,这些声音不能容忍其他人的宗教信仰。
教宗首先表示:“圣体圣事治愈人灵,使人与耶稣结合:令我们的生活与耶稣相似,具有牺牲和把自己奉献给弟兄姐妹的能力,并能够以德报怨。”教宗说,耶稣的体血“让我们有勇气走出自我,怀着爱来对待他人的脆弱。
在安提约基雅,“伯多禄起先与外邦人归化的基督徒同席而没有丝毫困难,但几个受割损的基督徒从耶路撒冷一来到该城,他就不再这么做了,怕招致他们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