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对《纪念英年早逝的117名神长》研究报告的再反思
2025-11-06

,想从牧灵神学的视角,做了一点综合反思,愿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分享。

教宗本笃十六世发布的《2006年世界和平日文告》
2006-01-24

所有关于「大公主义」的写作和重要发言,主要都是来自我们天主教的:从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直到我们现任的教宗本笃十六世,天主教一直都孜孜不倦地找机会与其它两个主要基督信仰教派交谈。

福传的态度
2011-05-26

因为基督的福音本身具有大公性或普世性;它不但不摧毁任何文化,反而有能力提升它们和与之相融合,能够为所有民族所接受,因为救恩是赐给普天下的,就像梵二大公会议所教导的那样:福音不仅不会使人心灵中与各民族的礼教文化中所蕴藏的美善受到损失

备修院院长信德年致修院全体师生
2012-10-10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开幕50周年,《天主教教理》出版20周年之际,宣布召开信德年;自2012年10月11日开始,到2013年11月24日基督君王节结束。

特稿:教友关注景德镇圣品瓷 期待一个美好未来
2013-06-26

何神父回景德镇后向范乾生转达了会议意见,范第二天就踏上行程,经由水路辗转抵达上海。在徐家汇天主堂,由主教接待了他,次日在首善堂召集众人共商圣品瓷大计,决定由范乾生带彩印圣像回景德镇创作设计。

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高度警惕宗教极端思想
2013-11-26

  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涉及如何看待信教群众、做好信教群众工作问题。

追思分享:携手传递杨道公老师的大爱
2013-12-17

最近五六年,无论是来上海参加教会的活动,还是社会会议,抑或出差,每次我都会通过杨老师的学生或朋友去看望杨老师。我们因此成了忘年交,有很多分享交流。

上海教区召开“福传年研讨会”
2006-04-12

参与该会议的特邀嘉宾有河北“信德”总编张士江神父、宁波教区的徐文洲神父和金仰科神父和李露献修女、杭州教区的王钊神父、苏州教区的朱忠明神父、上海复旦大学的李天刚教授、上海社科院宗教研究所的晏可佳所长、上海社科院的周辉博士

康熙: 最博学的帝王
2006-05-05

钦天监杨光先状告汤若望,朝廷会议展开了一场关于天算历法的大争论。当时,康熙命各位大臣在午门前观测日影,但在九卿中没有一个懂得天文历法的,康熙自己也不懂。他想:自己不懂,怎么能判断是非呢?

教会礼仪年简介
2003-07-08

在梵二大公会议前的礼仪运动中,曾有一些礼仪学者以不同的名称,来讲解礼仪年。此名词首次在第十七世纪时出现,之后藉盖郎惹神父的十五册巨著「礼仪年」传布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