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会议的目的是通过相互交流、与探讨增进各政府部门,尤其是CDC与NGO之间、以及各NGO之间的了解、支持与合作,从而建立更有效的服务网络,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贡献。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觉得这是一个文化、宗教、民族还有风俗生活习惯等等,互相尊重互相融合的一个问题,如果不同的文化民族能够象梵二文献大公精神一样互相尊重,这样,这些问题就有一个入手点。
这些对信德年的响应,让我们再次看到了大公教会的普世性。这些活动,大都以学习《天主教教理》、《信德之门》、《圣经》为主,并配以其他的福传计划。
这一个在今世按社团方式而组织的教会,在天主教内实现,那就是由伯多禄的继承人及与此继承人共融的主教们所管理的教会(十叁),虽然在此组织以外,仍有许多圣化及真理的要素存在,那都是基督的教会本有的资产,向着大公统一的方向推进
张主教是一个具有大公精神和大局意识的人。他常常教导我们,凡事以大局为重,看问题要有宽度、广度,更要有高度和深度。
今日亦然借着他建立的大公教会和与无伦比的七件圣事,在治愈世间所有信赖他的人,他透过告解圣事,不断地复活濒临于丧亡的灵魂,他临在于世界各地的每台感恩祭中,仍不断地宣告使人蒙福的天国喜讯。
今天,我有机会重申,天主教会始终不渝地致力于梵二大公会议决定的基督信徒与犹太教徒真正、持久和解的道路”。但是,以色列媒体对教宗昨晚在纳粹集中营遇难者纪念馆发表的讲话持批评态度。
其中包括圣事庆典,特别是感恩祭、夫妇恳谈会......一月份教宗祈祷意向提到,请为教会内多样性的恩典祈祷,祈求圣神帮助我们认识到基督徒团体内不同的神恩,发现大公教会内不同礼仪传统的富饶。
注:[67]参看「礼仪」n.53.[68]参看圣礼部,《大公之中训令》(InterOecumenici),1964/9/26,n.53,AAS,56(1964),p.890.
自梵二大公会议以来,天主教很恰当地把弥撒宣称为感恩祭,亦即整个基督徒生活的泉源与高峰,因为至圣圣体含有教会的全部精神财富,就是基督自己,祂是我们的逾越圣事,是我们生命旅程的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