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我期望青年能加深认识主耶稣,去成圣自己、圣化他人及转化世界;透过世青节加强青年对耶稣基督的信心,同时也配合香港教区延续「青年年」的「实、信、青年」方向,这就是希望青年实践和分享信仰,并以实际行动:爱
教宗答道:我尚未阅读这封信,我们将看看能做什么。但是,斡旋需要双方都有这个意愿,都应提出这个要求。我将阅读那封信,看看能做什么。但条件是双方都应提出斡旋的要求。我总是乐于提供协助的。
为经常不能参与弥撒的信友能够参与弥撒领圣体是一件多么荣幸的事呀。面对圣体,好多人有点手足无措。没有标致的姿势与动作,没有规范的礼仪,只是凭着那份热诚,用那双岁月历练的手承接着天主的恩宠与祝福。
他们回答说:“我们信了天主。”于是,这位邻居也在他们的引领下,走进教堂。后来,这位邻居又将进教堂后平安喜乐的体验告诉了妹妹。之后二人一起走进教堂,08年圣诞节领了洗。
为奇迹而信,为所谓好处而信,这种信仰似乎很“务实”。
编者按本文是艾乐思弟兄写给中国教友的信,作为泰泽团体罗哲修士的继任人,他十分关心中国教会。他说:“现在是基督信徒超越分裂、寻求修和的时候了,让一切从信友的心中开始……让我们在共融祈祷中一起转向上主。”
超过12万人的信友参加了教宗主持的弥撒并怀着虔敬的心聆听了教宗的讲道。5月14日是玛弟亚宗徒瞻礼,教宗在弥撒讲道中重点提出了传教的使命。他邀请在场人士同圣玛弟亚那样做耶稣复活的证人。
她又是一个虔诚的妇女,每天都要到河边祈祷,得以在那里认识保禄,而且光荣地成为保禄在欧洲传福音时,首位被带领信主的人,接着她就争取她的仆人们信主,并且开放家庭举行敬拜,很可能最初的教会就是在她家成立的。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2006年10月4日的公开接见活动中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信友介绍了这位宗徒。巴尔多禄茂宗徒是加利肋亚加纳地方的人,他的另一个名字叫做纳塔乃耳,意思是“天主所给的”。
敖乃息摩本来是费肋孟的奴隶,他偷了主人的钱,逃到罗马,后来遇见保禄,信了主耶稣。保禄遣送他回主人的家,为他请求费肋孟的接纳:“不再当一个奴隶,而是高过奴隶,作可爱的弟兄”(费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