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把这些团体和所有为危机受害者服务的人员托付於加尔各答圣德肋撒修女的转祷。圣德肋撒修女是爱德和慈悲的楷模。
教宗从两段福音章节出发,阐述慈悲的意义:第一段是慈善的撒玛黎雅人;第二段是纳因城的寡妇。慈善的撒玛黎雅人一看见路旁有个人被强盗打得半死不活,便对他动了怜悯的心,下马前去触摸他,照料他的伤口。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解释耶稣与撒玛黎雅妇人的相遇(若四5-27),藉此事迹强调对话在基督徒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宗说,耶稣明知她是一名罪人,却还是聆听她,与她对话。
教宗指出,圣经中有许多热切渴望生子的不孕妇女,或者痛失儿子的母亲,因为她没了後代,诸如撒辣、纳敖米、亚纳、依撒伯尔。天主颁给我们原祖父母的首条诫命是「你们要生育繁殖,充满大地」(创一28)。
乌略亚总主教强调,中美洲教会是殉道的教会,青年需要有能够信赖的榜样,而许多圣人,如奥斯卡·罗梅洛(OscarArnulfoRomero)、利马的罗撒(RosadaLima)、里约的何塞·
教宗随后提到《撒慕尔纪下》的后续内容,即达味回到家时,他的其中一个妻子,撒乌耳的女儿米加耳以鄙视的态度迎接他。
他举出《圣经》中撒辣的例子,撒拉是一位年长的妇女,她与亚巴郎一同获得上主的祝福,天主预许他们的子孙将如海里的沙粒一样繁多。最初没有任何事情发生,一年后她生下了儿子依撒格。
扬甘杜尔是马老奇总教区圣德肋撒堂辖下的八个传教站之一。马老奇位于雅加达东部三千七百公里,是巴布亚南部主要城市。
圣经还是一部诗集,在圣咏、雅歌和依撒意亚先知书的一些章节中臻于美的巅峰。创世纪的最初几章、训道篇和约伯书提出生存意义或恶的问题,在今天仍然惊人地现实。
一.保禄的末世神学思想保禄在写给得撒洛尼人的书信中提到了他的关于“主再次来临”的神学思想。因为得撒洛尼教会有些人相信主不久就要二次来临,这思想使一些人感到恐慌。为什么会这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