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对信赖天主进行了省思,指出为增进这种信赖就需要“一个长期的内心转变,通过苦难的磨练,以致懂得在静默中等待”,怀有信赖的耐心和温顺的心境。
在天主的新意、道成肉身奥迹面前感到惊讶,这是“内心被唤醒的第一个动作”,以便朝着耶稣的圣诞迈进,“怀着一种强烈的希望跨过禧年圣门”。
教宗以天主是我们的慈父为中心贯穿整篇要理讲授,他首先谈到在念我信全能的天主父这句经文时,连最卑微的人也会感觉自己是天主所爱的子女,天主对祂子女的爱是世上任何一个父亲都无法比拟的。
值此考验时刻,世界各地的基督徒与身处宗座大楼图书馆的教宗方济各,同心合意诵念耶稣教导的祷文,即《天主经》。这是基督信徒希望与合一的泉源。在念经前,教宗邀请天主的众儿女「怀著信赖之情」仰望天父。
我们为那些不知晓真理的弟兄姐妹向天主献出我们的视觉残缺,使他们得以经验到天主,祂是世界之光”。尽管有着视觉障碍,但修女们的生活却是默观且活跃的。
圣经《默示录》中讲到:“新天新地”诞生后,新耶路撒冷圣城(天国),从天上由天主那里降下,以后再也没有死亡,再也没有悲伤,没有哀号,没有苦楚,因为先前的都已过去了。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他的要理讲授中谈到这个瞻礼说,它邀请我们用天主的眼光看现世的事物。用光明的眼光看黑暗,要求我们必须上到高处,才能有天主的眼光来看待世间的变迁。当天的路加福音上记载,耶稣“上山去祈祷”。
教宗表示,「我们与天主的关系塑造我们、陪伴我们,派遣我们每一个人,并帮助我们『离开故土』,纵然肯定常会惴惴不安,甚至面对未知时心生恐惧」。
面对在场的修女们,教宗嘱咐她们「存留在天主内」,但要走到「最急需的偏远地方」,在那里为上主作见证。现时代有许多「磨难、贫困和压迫的处境」。
教宗叮嘱北美公学成员时常祈祷,默观天主圣言,接受灵性陪伴,并且在圣体龛前静听,从而培养与耶稣的日常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