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疼儿子的母亲对他说,与其苦苦思念,不如去找她。找她?哪里去找?熟悉的人中,没有一个知道她的联系方式。她不是去了南方的那座城市吗?你去那个城市找呀。去吧,孩子,上主会怜悯你的,你一定能找到她。
他们小两口的生活虽然过得十分融洽幸福,但已为人妻的女孩心中的疙瘩并未解开。时间一长,她便试探着问自己的丈夫:“你是个学识渊博又很有名气的诗人,当初为什么会爱上我呢?”
在16世纪的罗马,有一个圣德的神父,因为他善解人意,所以无论是富人、贵族还是平民和乞丐都追随他,喜欢他。一天,一位妇人来到神父面前倾诉自己的苦恼。她的人缘坏透了,没有一个真心的朋友。
一位神学院教授为未来的牧师讲课。在讲到《圣经》里“乐善好施的撒玛利亚人”这一段时,教授安排学生进行试讲。他要每名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别的教室向其他人宣讲。
看来很少有人来这里方便,我正要方便,忽然闯进来一个年轻人,一顶破旧工帽半遮着他那宽大聪慧的前额,一副眼镜都挡不住他那忧郁与疲惫的神情,一双粗糙的手握着一把扳手。
当历史迈向公元二千年时,若望保禄二世颁布了《救主的使命》通谕,吹响了新福传的号角,教会因之掀起传播天国喜讯的热潮。
你们大家都知道,很快我的生日又要来临了。知道每年至少有那么一次人们会想到我,这种感觉真好!
教宗接见意大利拉文纳城代表团,纪念但丁去世700周年(梵蒂冈新闻网)“在我们人生的半途,我陷入一片幽暗的森林,因为笔直的道路消失了”。《神曲》的这段开头和后续的诗词继续让天主美善的魅力产生回响。
曾经看到过下面这个故事: 在从纽约到波士顿的火车上,我发现隔壁座位上的老先生是位盲人。我的博士论文指导教授也是位盲人,因此我和盲人谈起话来,一点困难也没有,我还弄了一杯热腾腾的咖啡给他喝。
若翰洗者的使命是为默西亚的来到预备并铲平道路,他要求以色列人民忏悔自己的过错,改正自己的罪行。洗者若翰以严厉的话宣报审判即将来到说:‘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必被砍倒,投入火中’(玛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