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弥撒礼仪相关知识的讲解,规范了教友们参与弥撒时的礼仪,提升了教友参与弥撒礼仪时的专注度和积极性,使大家通过热心虔诚地参与弥撒礼仪,身心灵皆有获益。
今天我们很遗憾地生活在一个支离破碎的文化中,所有大专院校和公教大学尤其要突破支离破碎的文化,成为思想教化的中心,重新获得知识的完整性,这是培育我们未来的新世代青年对自己及人群社会负起责任的必要条件。
院长陈功鳌神父致欢迎词,并做了振奋人心的开学院训和《院规》辅导学习报告,鼓励修士们注意灵德智体全方位发展,既要学习知识,更要陶冶圣德,同时也要锻炼身体、锤炼人格,让自己成为体格健美、仪态有度、人格健康、
一位女青年表示:这样的学习太有必要了,为即将走向婚姻殿堂的我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我们看到天主的计划与旨意,愿把知识化为我们的生活,并求天主降福我们每一位即将组成的新家庭。
教宗在接见活动中谈到相遇、交流和对话若以温良为基础,就能成为知识及和平的工具。他说自我孤立永远无法在文化上成长,认识其它文化则是成长的良好时机。
父母的慈爱像阳光,老师送来知识的清泉,这都是天主借着父母老师倾注在我们身上的爱。我们要时刻感谢赞美天主,按耶稣的教训去做。我们要好好学习,积累知识;也要好好吃饭不挑食,少吃零食,锻炼身体……。
广大神长教友也已认识到文字福传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些公教刊物不但丰富了我们的信仰生活,而且使我们从中了解了教会的发展,也学到了教会知识,增长了牧灵经验。
我是在90年代接触的“信德”,感觉通俗易懂,而且还学到了许多教会的知识。记得神父在一次讲道中说过:“信仰的增长,只靠参与弥撒远远不够,要多看圣书,多读教会报刊,灵魂才能够得到不断地滋养。”
胡神父为大家讲授了婚姻家庭生活所涉及到的夫妻关系、子女教育等方面的知识,比如:爱的五种能力、爱的五种语言、学会吵架及亲子关系的基本要诀等。胡神父的讲课通俗易懂、生动具体、风趣幽默,教友们听得津津有味。
然而,人类的知识不能回答宇宙空间在其无比浩瀚的范围内所提出的一切问题,而这些问题也不仅是针对科学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