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太原教区一份小报上看到了一篇题为《不作为就等于圣德吗?》的文章,我突然有点心惊:我一以贯之的这种对待信仰的态度是不是也属于消极的、不负责任的不作为呢?
自己有这样宝贵的东西,却不知道,不是很遗憾吗?有这样一个真实故事,很耐人寻味:有位老人,祖上留下一个陶器,从表面上看很不起眼,一个收文物的30元钱买走,结果这个奸商赚取了100倍。
我问他们高兴吗?心里喜乐吗?他们脸上的笑容是最好的回答。我说此刻我们大家不再陌生,而且每个人心里充满了喜乐,那么天堂就在这里。
妇人终于沉默了,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还生气吗?”妇人说:“我只为我自己生气,我怎么会来到这个鬼地方受这份罪?”“连自己都不肯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高僧拂袖而去。
这符合逻辑吗?难道天主要我们打掉了牙往肚子里咽,然后再向他露出笑脸才能满意吗?
如果主的儿女都能仿效你们的同心之德,谦逊之行,那天国离我们还远吗?五只麻雀不是卖两文铜钱吗?然而在天主前,他们中没有一只被遗忘的。(路12:6)
’可是,我们相信祂的话吗?你们怎麽想:你们相信这话吗?是的,耶稣与我们在一起,祂邀请我们改变生命。教宗最後表示,耶稣散播这不安,恰恰是在推动我们改变自己的生命。
圣经有谈及镜子吗?圣经不提人用什么镜子,更关心的是人为镜子,甚至人是天主的镜子,人把天主的面容,天主的美妙,投影于世。人本就是天主的肖像,人可以在自己心内,在别人身上,看见天主。
我的心一喜:那不是生命的象征吗?在这片绿色的树叶里,我看到了生命,看到了生机,更看到了和平和希望。
我们的青年人做得到吗?在这项奇遇中我们能够陪伴他们吗?我们所希望的正是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