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传记中敬主爱人、淑己克修、牺牲自我、彻底奉献等英豪事迹是值得我们钦佩效法的独特典型、闪光楷模,阅读之后,必会巩固我们的信德,强化我们的望德,激励我们的爱德,使我们的谦逊、良善、坚韧、顺服、虔诚、敏捷
他为纪念祖父母感人肺腑的爱情事迹,在佩拉赫的圣伯多禄教堂(St.PeteramPerlach)内奉献了一座家族祭台并邀请一位杰出画家JohannMelchiorSchmidtner绘制一幅解结圣母像。
他继续以基督徒的希望为主题讲授要理,透过旧约圣经中勇敢妇女友弟德的事迹,勉励我们不要教导天主该如何做事,而要不屈不挠地信赖祂,相信祂也能从死亡中拯救生命。友弟德是教宗要理讲授中的核心人物。
教宗的弥撒讲道从《路加福音》记述耶稣被献於圣殿的事迹谈起(路二22-40)。他解释道,西默盎和亚纳之所以赞美天主是因为他们在与耶稣的相遇中看到了希望的实现。
当天的福音记述耶稣治癒瘫子的事迹。这个人已患病38年,他躺在耶路撒冷一个叫贝特匝达的水池旁。水池周围有五个走廊,走廊内躺着许多患病的、瞎眼的、瘸腿的、麻痹的。
耶稣所指的是梅瑟与以色列子民在旷野中的事迹。当天的第一篇读经叙述,以色列子民受不了旅途的艰辛,遂「远离上主,说梅瑟和上主的坏话」,上主於是打发火蛇来咬死他们。
教宗进入大殿後,首先向圣巴尔多禄茂的圣髑和新殉道者圣像表达敬意,随後聆听有关几位新殉道者的事迹,例如:1939年在布痕瓦尔德集中营被杀害的保罗·施奈德(PaulSchneider)牧师,在萨尔瓦多被武装团夥杀害的威廉
当天的第一篇读经取自《宗徒大事录》第八章,讲述一个厄提约丕雅太监受洗的事迹。教宗由此提出三个关键词,分别是:起来,上前去;倾听;喜乐。首先,天使要求斐理伯「起来,上前去」。
有时,读到过去和今日诸多殉道者的事迹,——今日殉道者比教会初期还多——,我们对他们经受考验时的坚毅感到震惊。这种坚毅是激励他们的伟大希望的标记。
《玛加伯书》讲述了这些殉道者,这些英雄的事迹。这种由意识形态殖民产生的迫害总是如此:摧毁,使一切千篇一律,无法容忍差异。教宗说:文化殖民的道路最终也会使它的信徒遭受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