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像天津王安道在《福传需神职人员和教友的互动》一文中谈到的那样:福传人员只管撒种,神职人员紧跟后面:施肥浇灌、培土修剪,圣神定会使之成长的。这样教会定会迅速发展起来的。
(约4:7)也就是约伯所受的苦难,一定是他得罪了上主。这样的观念比魔鬼的“贿赂”的逻辑更可怕,使约伯开始感觉委屈,开始埋怨上主的不公平(3)。
50年代后期,天主教已经不能进行正常的宗教活动了,修女们因生活所迫还俗的并非一两个。
迄今为止,《圣经》已被翻译成了2100多种语言和方言,每一时代都是畅销书,且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书,现在每年发行《圣经》达3000万册。《圣经》是西方文明的基础,是西方价值观的根基。
近几年来,通过自己在几个堂区与堂区福传组及几位神父的合作,使我在福传方面有了一些心得体会,现与主内的兄弟姐妹们分享如下:一、三个“帮助”1、福传能帮助我们巩固自己的信仰福传期间,透过新教友们的信仰见证及他们对基督信仰的虔诚表现
1661年潘国光神父著《圣体规礼》,论圣体圣事的信条和领圣体的仪式及附图说明,《瞻礼口铎》是一年中各主日和大瞻礼日的福音经和诠释《圣安徒肋宗徒瞻礼》本瞻礼日的导言。
婚姻带来的问题到处都是,但是,看起来,在中国教会显得更严重,我个人这多年的观察,中国教会和教友们所面对的婚姻问题,其主要原因有:一、圣职人员与教友父母坚持一定得跟教友结婚,于是常发生为了结婚而强迫领洗进教的事
假装用概念、定义、命题或论文把圣神封闭起来,就像现代理性主义有时试图做的那样,就是失去它,使它无用,或者把它简单降格为纯粹的人类精神或一简单的精神。
在一个世纪人生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位老人,他以自己的一生为笔,以岁月为墨,书写着无私奉献和博爱的美丽人生。他就是我们最尊敬的亲人长辈,刚去世的郭夫德神父。
一、人格培育司铎在天主教传统里,是基督的代表,他们以基督的身份行事。在培育的过程中,修生通过心灵的转化,使自己更肖似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