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会画画,神父修女就请她画教堂顶上的羔羊像,还有主日学教室的儿童圣经故事。她喜欢这种被重视、被需要的感觉,她开始觉得自己很重要,不再是多余的。她开始用更多的时间服务教会,并在信仰内找到了自己的意义。
教宗首先指明,在《圣经》中,天主的慈悲贯穿以色列子民的整个历史。教宗列举《创世纪》中若瑟的事迹说,若瑟虽然被他的哥哥们卖到埃及,後来却仍与他们重归於好。他没有把自己封闭在怨恨中,而是向修和敞开了心怀。
圣经里耶稣考验那个为了治愈自己病魔缠身的客那罕妇人,说出了一句颇为不合理的话:拿儿女的饼扔给小狗是不对的!这句话并没有打消客那罕妇人的信德,她出乎常人意料地回复了一句:是啊!
信的是一个神,读的都是圣经,只是在教会的礼仪方面有些不同而已。你知道礼拜天是怎样来的?为什么一周是七天?
联想到我们教会,一些堂区的教友不爱进堂,不学圣经,热衷于华美的形式,急功近利,还喜欢拉帮结派、说东道西……而很多堂区则相反,那里教友热心,关心神职,大家彼此相爱,人际关系简单而亲切和睦
安葬好母亲,儿子、儿媳又来整理她的遗物,在遗物中,儿子看到一本破旧的《圣经》,那是母亲读了又读的书。想到母亲与这本书的深厚感情,儿子便把《圣经》带回家,放在枕边,有空也翻翻。
主教逐个授予其圣经,并念到:请你接受圣经。你要忠实地宣讲天主的圣言,使人得到圣言的滋养而茁壮成长。修士答到:阿门。接受此职务后修士便成为读经员,自此他就有宣读圣言和传播福音的使命,这使命将伴随其一生。
过了一个礼拜,因腾的要求,我和一位传道员来到了腾上班的单位,给她带来了圣经、“信德”、圣母像、小十字架等信物。在腾的小房间里,我们一起恭读了圣经,学习了“信德”,分享了心得体会。
我翻开了久违的《圣经》,重新阅读“真福八段”,那一句句圣言仿佛从天外滚滚而来:“神贫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我明白了,我盲目地去追求世间如幻影一般的财富,并不能满足自己的心灵需要,每每困乏后躺在床上
如果你有圣经的话,我建议你打开圣经的《训道篇》好好读读“……我憎恨我在太阳下所受的劳苦,因为我要将劳苦所得,留给我的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