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耶稣对病患的怜悯关怀,初期基督徒团体将耶稣称为「医生」。在耶稣的年代,人们将患病和残疾的人视为「罪人」,经常加以排挤,耶稣却亲近他们。
慈善撒玛黎雅人是基督徒要效法的楷模。当天的福音中说,有一位法学士问耶稣“应当作什么才能获得永生”,天主子邀请他在圣经中寻找答案:“你应当全心、全灵、全力、全意爱上主,你的天主,并爱近人如你自己”。
首先,社会正义中心的天主教徒强调了出现在介绍部分关于基督徒的定义,「信仰基督教的人」。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定义一个信徒,「因为这可能导致对基督教团体宗派主义」。
圣座新闻室主任布鲁尼于9月2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向记者们强调,教宗此行的关键词是和平、与基督徒团体相遇、修和,以及受造界。
他对记者说:“教宗方济各当今所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作见证,即为信仰与福音的喜乐、做基督徒以及与人类同行的圣德作见证,”特别是与那些“没有声音”的人并肩同行。
主教也提醒大家:“圣堂是天主教举行礼仪的处所,是教友们的上天之门,不愿意进堂却自诩为合格基督徒的作为很危险,是远离天主和教会的行为。”
除了透过教育提升民众对照料受造界的意识外,神长们也提议在教会法典中增加一条生态法规,阐明基督徒对环境的义务。亚马逊70%的团体每年只会受到一名司铎探访一两次,而且今天对偏远地区传教的热忱似乎有所衰减。
克雷莫内西神父是遭受其害的一位,因为他是外国人,更因为他是基督徒。在多诺库,仇视者怀著满腔怒火向他的脸部开枪,随后摧毁了圣堂并烧毁了传教站。据目击者称,克雷莫西内神父是在祈祷时被枪毙。
学员们纷纷表示:“学习是推动我们履行当代福传使命的源动力,更是我们当代基督徒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在这机会上,圣座宗教交谈委员会向全世界的印度教徒寄发贺函,吁请“每个人,尤其是基督徒和印度教徒”,无论身在何处,都必须成为“友爱与和睦共处的缔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