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福音报道一个寻找完美珍珠的商人的比喻。这个人,耶稣说,“一找到一颗宝贵的珍珠,就去,卖掉他所有的一切,买了它”(玛13:46)。
耶稣小姐妹会的会祖耶稣玛达肋纳小姐妹跟随真福富高的芳踪,明白天主为爱我们「大无畏地成了弱小的婴孩,在圣母玛利亚的怀抱中充满信赖」。该修会创会至今约80年,在世界各地已有千余名修女。
我认为,这是重新认识他的灵修态度的好机会,因为这不仅是不愿表露的谦虚态度,也是一项牧灵宗旨。教宗方济各不愿在他所拥护的许多事情上居中心地位,而是以默默无闻的方式进行,丝毫不表露,例如他宏大的牧灵计划。
箴31:10-13,19-20,30-31;咏128:1-2,3-5;得前5:1-6;玛25:14-30今天是常年期第33主日,也可以说是教会礼仪年的最后一个主日。
倚在圣墓旁,圣玛达肋纳正在寻找她的耶稣,她低头痛哭。众天使都想要舒减她的伤痛,可是任什么也无法止息她的痛苦。光辉的诸位总领天使!
(参路2:11)因着祂,人类历史进入全新的纪元;因着祂,普世大地洋溢着福音的喜乐;因着祂,全球看见了我们天主的救恩——重见天父的慈颜、重获新生的希望、重享天主儿女的身份与自由。
教宗本笃十六世12月7日上午在梵蒂冈保禄六世大厅主持了例行的周三接见活动。从上周开始,教宗讲授的要理以耶稣的祈祷为主题,这一次他讲述的是,玛窦福音和路加福音中记载的基督对天父的赞颂。
身处瞬息万变的世界当中,随时随地都会有令人眼花缭乱的诱惑以及名利快乐、权势地位、虚荣声誉的驱使和牵引,而这些近乎海市蜃楼镜花水月的迷幻美影也常会将头脑不清、脚跟不稳、意志不坚定者闹得晕头转向。
从众似乎可以减轻人们思考的压力——因为思考的确是件很辛苦的事,特别是在与道德有关的选择面前。心理学家说:从众现象源自一种责任分散的心理。
教宗指出,基督徒的祈祷“来自称天主为‘父亲’的胆量,但这需要勇气”。耶稣将天父启示给我们,“赐予我们亲近天父的恩典”。耶稣所传授给我们的不是一篇机械式、重复诵念的祷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