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中,神父结合自己20余年牧灵工作实践、充分发挥自身教会知识丰富、文化储备量大的特长,既有圣经及教理讲授、也有社会伦理知识渗透,更有丰富的个案经验分析,并不时与青年朋友互动交流,邀请家长现场分享,取得了显著的收效
教宗对此表示,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不重视祖父母的社会是一个没有未来的社会。一个不关心代际纽带的教会,最终会失去那真正重要的事,也就是爱。因此,我们要与长者交谈。
他应该熟悉一般信友的行为,有适当的社会经验,知道尊重并体贴地对待犯罪沦落的人;他应该热爱真理,忠实于教会训导,耐心引导悔改了的信友走上康复成长的道路;他更要为办告解的信友祈祷,为他做补赎,把他托付给天主无限仁慈的眷顾之下
一位神父和两名记者,包括《十字架报》宗教事务办公室的塞利奈.霍耶奥(CélineHoyeau),相继谈及他们解决这一痛苦问题的经验。
另外,还分享了如何带领好一个恩爱圈团体的心得,大到信仰之路的培育,小到生活的平凡小事,细心周到的给予了经验分享。一重重的活动下来,教友们已准备好心灵参与弥撒圣祭。
因此在人看着不好的事情上,也应该感谢赞美主,这是我近两年由经验中所学到的。任何事交托于主,听主的话,让主来掌管,事情都能办好。工作的需要使我常在酒桌上,过去这是拉关系的好方法,现在是我福传的好地方。
我感觉我是世上最幸福的人,不是因为我是一位神父,而是因为我在生命中经验到上主太多的爱意,和人间真情的滋润。“爱得愈深,活得愈真”,这是我对上海修院9年修道生活的总结,也是对上主对我最大恩惠的明证。
这是我通过念玫瑰经和圣母相遇的一次毕生难忘的经验。退休后,正值福传号角在大陆教会吹响,我奋身追踪,投身福传的洪流,继而又拿起笔,激扬文字而去烛照他人。
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艾滋病人,进德公益随即派两位修女前去北京地坛医院进修学习服务艾滋患者的知识和经验。2005年世界艾滋病日后有两位修女开始常住华北的这个小城服务艾滋病患者(当时住在一个招待所)。
辅导员王利民向记者指出:“这个上初中三年级的学生,从学校的宿舍里亲自抱出了已死亡了的妹妹,这个痛苦的经验对她的心理伤害非常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