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天主对每人的召叫是不一样的,善尽自己每日的本分,做好本岗位的工作都是天主所喜欢的。爱即是给、付出与牺牲。爱人是给人所需要的,爱主是做主所喜欢的。
让我们想想左盗右盗中的善盗,他就是在最后、最后才认出天主的。上主与我们同在,但常常并不让我们看见。就象厄玛乌途中的门徒们所经历的。上主进入我们的生活--这是肯定的,但许多时候我们看不到。
教宗方济各继续谈到:奥斯定愿意受天主催迫,不知疲倦地宣讲祂,勇敢地传福音,力图像善牧耶稣一样認識他的羊(参:若十14),甚至能‘闻出他羊群的气味’,出去寻找那丢失的羊。
到圣物组取报的教友摩肩接踵,求知若渴,因为我们要从“信德”登载的文章中,知晓普世教会的最新动态,获得圣经的知识辅导,学习和借鉴外地福传的好方法好经验,感受荣主益人活动中涌现出的模范人物,使自己信、望、爱三德灵性素养得以提升,善度基督徒的信仰生活
多年来这些隐修女们不仅善度默观祈祷生活,还为穷人举行弥撒圣祭,突显了信仰的两大特点:发现天主圣言的美好、与没有吃的人分享自己的食粮。
你们应把旧酵母除净,好使你们成为新和的面团(格前5:7);你们该脱去你们照从前生活的旧人,就是因顺从享乐的欲念而败坏的旧人,应在心思念虑上焕然一新,穿上新人,就是按照天主的肖像所造,具有真实的正义和圣善的新人
因为我们到时在上主面前接受审判时,上主不看我们在世有多少的金钱,有多高的身份地位和多大的名声,而看我们行了何善,看我们善用和善尽了本分没有,以及意向如何。
但作为一个真正的基督徒,我们则应在不断强化和坚定自己信仰的同时,还应胸怀坦荡地承受并宽容来自各方面的毁侮、欺凌与伤害,绝对不能针锋相对以恶报恶,如此才能将基督仁善宽厚的博爱精神映显出来,使周围人的仇视、
四旬期有双重特性:1、借着对洗礼的纪念或准备,2、并借着苦行(作补赎、克苦……),使教友更热切地听取天主圣言,在心中对天主圣言作更大的开放,更热诚地参加礼仪,并专务祈祷,实行爱德善工,在日常生活中努力避恶行善
我常对着“善牧童”圣像想,是否那个牧童肩上那只羊,就是这部分人?这些羊,由于种种原因,先天体弱多病牧放中伤腿或致残,跟不上羊群而掉队,他们是牧人最关心的那部分,是放下那九十九只去寻找的那一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