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主没有遗弃我。重病期间,很多热心教友来看望我,劝慰我,天主籍着他们的口,开启了我的心门,让我信了天主。我自从信主后,每天黎明时都会走进神圣庄严的圣殿,参与弥撒领圣体。
此种情况可由主持者徐光启的临终遗言得到证实。
家庭即使有沮丧、有受伤害的时刻,会遭受多种淩辱,教会作为母亲,绝不遗弃家庭。倘若家庭陷入罪恶,或远离教会,教会也不遗弃它,反而总是尽一切力量设法照顾、医治家庭,邀请家庭改过迁善,与上主和好。
教宗指明,牧者的一大诱惑在于听从「亲信」,导致不分「奉承讨好的话语和大公无私的谏言」。在这方面,《天主教法典》阐述了信友向牧者提建言的权利及义务(参阅:212条3项)。
天主教教友总会五月一日假湾仔修顿室内场馆举行欢迎新教友聚会,出席的牧者鼓励教友透过祈祷、研读圣经与参与信仰小团体投入堂区生活,并要关怀弱小与实践公义。
在这个簿子上写著“夜间轮流朝拜圣体者”的名字,即在晚上9点后轮流在圣体前祈祷的人的名字。这项在至圣圣体大殿夜间朝拜圣体的祈祷活动始于1917年。
教宗逐一省思,指出接纳的态度有助于办告解者亲近圣事、向天主圣宠敞开心扉。教宗对在场众人说:「接纳是牧灵的爱德举措。你们在铎职培育之路上养成这种态度,而且它对办告解者和听告解司铎都助益良多。
信德网讯6月24日是洗者若翰诞辰庆日,奉洗者若翰为主保的抚顺堂区信仰咨询处的18名成员,在当天弥撒中接受了堂区的派遣。
马尼拉总主教祈愿上主赐予青年力量,「期许青年始终向上主敞开心门,因为上主所赐的力量使人慈悲为怀,懂得尊重他人,随时向他人、陌生人和受苦者开放」。
教宗在问候波兰信友时结合这一思想说,基督的榜样促使我们作一次良心省察:在慈悲禧年的四旬期行程中,让我们作良心省察,自问我们的思考、评估和做事方式是否陷入诱惑,是否对他人滥用权力或利用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