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苦难都需要有人如玛利亚玛达肋纳,安慰膏傅耶稣的脚,并成为第一位看到了复活的主。在四旬期和圣周,我的思想集中在一个有经常性隐球菌脑膜炎患者身上。
但印度德肋撒修女以她在爱中行走的感受认为:“我渴”是主耶稣代表古往今来所有苦难者向人类发出的一声需要爱的呼喊。因此,每一个基督徒必须时刻倾听这个世界正在高喊“我渴”的声音。
教宗接着解释道:“在十字架至高祭献的时刻,耶稣完成了在天大父托付给祂的使命,就是进入苦难的深渊并战胜死亡。”
让爱在苦难中起飞。因为基督——就是在苦难中复活的,所以我们还有希望!灾区的兄弟姊妹!请止住哭泣和悲伤,苦难决不止于悲伤!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请相信,被暮色收去了的,晨曦一定会还给你们的!
在此时的黑暗中闪烁着不可动摇的希望教宗在弥撒讲道中,重温当天弥撒中诵读的《马尔谷福音》的章节,指出耶稣先是告诉门徒们祂将受到的苦难,描述那些目睹耶路撒冷被毁的人的心境,但也立即谈到人子的光荣到来(参阅:
(约2:10)可见,如果我们把幸福与苦难都当作是天主的恩赐,心甘情愿地接纳生命中的一切,就能像约伯一样经受住苦难的考验,顺应天主的旨意,而最终得到永远的幸福。幸福是天主的恩赐,苦难也是经由天主而来。
简单地说,四旬期是礼仪年中的一个阶段,是复活节前的一个准备时期;同时也是慕道者加紧准备学习教会道理经言,而在复活节领受洗礼的时期;同时对于已经受洗的老教友而言,更是加深、培育信仰,以及训练和考验的时期&
在现行的教会礼仪中,这时期分作两个阶段,十二月十七日是它们的分界点。将临期第一和第二主日属第一阶段,礼仪侧重于基督的再次来临,强调基督再来的迫切性,因而要求信友们警惕和悔改。
刘世功主教浅显易懂的讲道引人入胜,许多教友领悟到耶稣基督普救世人遭受的苦难,流下了痛悔的热泪。近百名教友领受振坚圣事,场面隆重。
由于第二天是圣母苦难纪念日,拜苦路仪式结束后,大家一起来到圣母怜子亭,共唱万福玛利亚,献上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