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由圣座礼仪圣事部所发出的训令,重申必须由司铎来举行弥撒圣祭;它指出弥撒圣祭的本质不但是共用宴席,更是一个祭献,因此决不能把弥撒视同普通的晚餐;举行弥撒圣祭时必须使用弥撒经本上面的圣祭祷词,并颂念教宗和教区主教的名字
1000处领我上加尔瓦略山的兵丁600个守卫我的兵丁3个讥笑我的1003个我流下的血点达23430点把荆棘刺我的头部又拔去我的胡子23次1890年4月5日经教宗良十三世批准:每天念天主经、圣母经、圣三光荣颂各两遍
然后他又到一座男隐修会的会院,与那里的会士们一同颂念晚课。晚课后,教宗徒步走到外面,欣赏高山风景,不少游客惊奇意外地发现教宗竟在他们中间,那已经是下午6点30分了。
藉着圣油你们将安慰病人;藉着举行神圣礼仪和每日不同时辰的颂祷,你们将成为天主子民和全人类的声音。在祝圣礼仪中,教宗逐一点到11位新司铎的名字,他们也毫不迟疑地答道:我在这里!
礼仪中咏唱了传统的年终感恩曲《谢主颂》,感谢上主一年来所赐的种种宏恩。教宗在礼仪讲道中表示,天主亲自来折断那导致排斥的锁链,开启包容的怜悯温情,让每个人都享有尊严。
圣母懂得颂谢天主,承认天主垂顾了她的卑微,在她的生命中行了大事。她於是起身往见表姐依撒伯尔,一位需要她关怀的年长妇人」。
当光荣颂和着钟声、摇铃声响起时,圣堂内一片光明,大家高唱阿肋路亚,庆祝主真复活了。
所经道路都预先安置了扩音器,聆听圣经金句,神父讲道,并带领我们一遍遍颂念玫瑰经,咏唱圣教圣歌。游行是团体为达到某一强烈愿望而营造的外在表达方式,所有参与者都愿藉着游行活动表达心愿,为自己的信仰作证。
《罗马弥撒经书》追思亡者颂谢词中写道:主,为信仰祢的人,生命只是改变,并非毁灭;我们结束了尘世的旅程,便获登永远的天乡。
从第一个圣诞之夜开始,这一许诺便一直在光荣颂的歌声中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