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因为一名不快乐的基督徒,悲伤、不知足的基督徒,或者更糟糕的是,一名怨声载道、怀恨在心的基督徒,无法使人信服。这名基督徒虽然谈论耶稣,但是没有人相信他。⋯⋯我们必须注意我们的情绪。
全能的天主无所不能,为了照顾他宠爱的选民亚巴郎,在亚巴郎100岁上,赐给了他一个儿子叫依撒格。
教宗在信函中指出,应该向全世界宣讲天主的奇妙工程,尤其是祂对人的无限慈悲。人常常落入自私的黑暗和死亡的阴影中,缺乏希望和人性的真光。教宗继续说:上主富于仁慈宽恕,极其慈悲,迟于发怒(咏一○三8)。
这段福音谈到两件事:一件是一些加里肋亚人反抗罗马帝国,遭罗马总督比拉多血腥震压;另一件事是耶路撒冷城的史罗亚塔倒塌压死18个人。教宗说:“这两件悲剧的性质很不一样,一件是人祸,另一件是意外。
在今年9月27日举行第106届世界移民与难民日之前,亚兹迪人莎拉省思了她变成国内流离失所者的经验。圣座移民与难民事务处7月22日发表视频讯息,传达国内流离失所者渴望得到聆听的心声。
教宗说:「上主的力量胜过自然的危险和人置于战场的军事力量的危险:海,似乎向天主的子民关上了道路,却让以色列人不沾一滴水儿通过,接着,再次对埃及人关闭。」教宗提醒我们,天主的特长之一是「赐与」。
教宗指出:会士们受召为友爱作先知性的见证,拳头好过说人闲话的恐怖袭击。教宗对会士们的第一个勉励,是为福音生活作先知性的见证。
教宗论及亚巴郎的形象,说这位信德和望德之父已经年迈,他的妻子又不孕,但他依然相信天主必将兑现祂的许诺,赐予他一个儿子。亚巴郎的信德开启了一种似乎不合情理的望德。
本次讲座的主题是“向外邦人传教”。在乌穆阿拉马教区大圣若瑟堂举办的传教教育进修班上,宗座外方传教会会士德奥利维拉神父主讲。二十多名学员中,包括了正在出席年度全体大会的“教区传教工作委员会”成员。
他说:「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不可受到贪婪、操作和剥削的影响。这份关系必须秉持尊重和关怀的逻辑来保有受造物和受造界之间的神圣和谐,使大自然能为弟兄姊妹和後代子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