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在介绍耶稣的十二位宗徒时,明确地指他为税吏。教宗说福音描写玛窦是坐在税关的人,当耶稣在葛法翁前行时,看到他,便对他说:“跟随我!”玛窦就起来跟随了耶稣。
’另一方面,每当耶稣经过,总会带来释放和救恩,正如在耶里哥所发生的。瞎子寻找耶稣,呼求耶稣,用信德的眼光看待耶稣,他的哀求功效强大,使得耶稣宣布他的复活。
今天福音叙述一个耶稣特别的奇迹:他在晚上步行加里肋亚湖面,同那在船上正遭受逆风的门徒们会面(参阅玛14:22-33)。我们问我们自己:为什么耶稣行了这个?作为一个表演?不是。那为什么呢?
耶稣拣选了伯多禄,改变他,使他最终成为磐石。结合岩石学的知识,我们看伯多禄是哪种岩石呢?一块具有两面性的岩石:当伯多禄坚定地回应耶稣的召叫与弟弟安德肋一起跟随了主。
她是一个特别蒙恩的女子,在年纪老迈时生了一个儿子,就是施洗者若翰,他是耶稣传道的先锋。她也是耶稣的母亲玛利亚的表姐,为人充满恩慈与喜乐,对天主也满有盼望。
念经前,他向在炎炎烈日下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信众说,跟随耶稣意味著不要往后看,做耶稣的门徒意味著随时准备好、意志坚定而果断,以及总是在行动中。
教宗在讲话中省思了耶稣与胎生瞎子相遇的事迹(参阅:若九1-41):当时耶稣在这胎生瞎子身上看到的是「一名需要获得释放的弟兄」。
弥撒以纪念耶稣荣进耶路撒冷城的游行开始,然后宣读基督受难的福音。喜悦、十字架和青年这三个关键词贯穿教宗的弥撒讲道。
若瑟有勇气作耶稣在法律上的父亲,并按照天使的揭示给他起名:「你要给他起名叫耶稣,因为他要把自己的民族,由他们的罪恶中拯救出来」(玛1:21)。
第一件事是玛尔大以主人的身份把耶稣接到家中,并为耶稣忙碌不已,安排一切。但是,当要做的事情超过了她的预期,而她的妹妹又看起来无所事事地坐在主的脚前听他讲话,她开始心里不平衡,就直接向耶稣抱怨说: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