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手持蜡烛,进入漆黑的圣殿,大殿内的信友们也怀着期待的心情,等待着基督带来的光亮,等待着光明驱散黑暗。游行中,一位执事三次高唱:基督的光!信友们也三次答:感谢天主!
而且大家熟读圣经的时候,会发现耶稣复活的奥迹在新约,以及宗徒的书信和宣讲中,占了很重要的位置!由此可见复活的信息与我们的信仰生活关系是多么的密切!
天主有时借梦和夜间的异像,开启人的听觉,阻拦他陷于阴府,救他的性命脱离沟壑。
福音说:“他的面貌发光有如太阳”(玛17:2)。他不久前宣报了他的苦难和十字架的死亡,这样粉碎了一个强势、现世的默西亚图像,使门徒们的期待落空。
在《圣经·四福音》中,只有《路加福音》记载了右盗临终的悔改,并得到耶稣亲口答允他“今夜你将与我同在乐园中”的殊恩。不过,人们对圣史路加的这一记载,所报的态度却是因人而异的。
因为信仰所启示的真理和理性所探究的真理,实际上是同一个真理。“我所谓的两种真理,并不是就上主本身而言的,因为上主是唯一而单一的真理,而是就我们的认识而言的,因为我们是从不同的方面去认识上主的真理的”。
公元610年,教宗波尼法爵四世将万神庙改为圣堂,举行圣母及殉道诸圣的瞻礼。公元835年,教宗额我略四世钦定11月1日为诸圣瞻礼。11月是圣教会礼仪年的最后一个月,将临期第一主日就是教会新的礼仪年了。
这五个国家是非洲的苏丹和布隆迪,亚洲的巴基斯坦,欧洲的爱沙尼亚和冰岛。教宗向五位新任大使的讲话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是共同性质的,后一部分则是针对每位大使所代表的国家的状况而说的。
教宗说:“对保禄来说,福音就是他的初传,即他所宣讲的耶稣的死亡与复活是救恩的泉源。
圣奥多内是法国克吕尼隐修院的院长,他曾大力倡导默观的神修,藉以推动隐修生活的改革。这位圣人外在给人的印象是极为严肃简朴,内在则非常良善。他的生活态度作风与当时社会风气成强烈的对比,是个混浊时代的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