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以各种方式积极参与,奉献爱心,希望能为孤寡老人和艾滋孤儿提供帮助。
足见她奉献的精神,令人感动不已。在此,也让我们看到,主耶稣对穷寡妇的关爱,虽然只是一声肯定和赞许,却能安慰穷寡妇无依的心灵,给她注入一道一生难于忘怀的生命之光(路1:37)。
教宗在信函中指出,只有那些有强烈祈祷生活的人才有可能让基督来带领。加尔默罗会改革是在祈祷和倾向于祈祷中产生的。教宗说:圣女大德肋撒教人寻找天主的友谊,经常独自与那爱我们的天主相处。
他在荣休教宗寿辰前,向德国曷勒布公教电台(RadioHoreb)表示,本笃教宗「在隐修院的生活井然有序」。众所周知,「本笃教宗喜欢秩序。他的生活起居有条有理,这也有助於他善度时光」。
正是这份信仰,使她没有被艰难的生活压倒,毅然挑起全家的生活重担,自学裁缝手艺维持全家六口人的生活。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一位农村教友的儿子患淋巴瘤,住不进医院,母亲将他们母子接到我们家食宿看病。
在我们基督教的数十万信徒中,更有相当一部分是老弱病残的弱势群体,文化层次低,缺乏致富技术,收入微薄,生活处在贫困之中。 根据周口市的实际情况,打造一支强有力的传道员队伍是当务之急。
但由于山高路远、交通不便,这里的经济条件还比较滞后,有的家庭因病致贫,有的老人子女外出打工、生活生病无人问津,露德之家为山寨的村民们举办了义诊,并看望慰问了村中的贫困教友家庭。
耶稣在最后晚餐中举行了第一台感恩祭,弥撒圣祭是吾主耶稣所订立的祭礼,用来重新奉献他十字架上的祭献。
为了赚钱,当时的犹太宗教领导阶层规定奉献的动物必须是经他们验收的,捐献的钱币必须照他们要求的。许多人带了自己精心挑选的牛、羊、鸽子等来奉献,也被迫放弃而购买他们规定的。
教宗方济各6月17日公开接见活动的要理讲授继续以家庭为题,这一次他向圣伯多禄广场上的2.5万名信众谈到为至亲逝去的悲痛经验,勉励牧者不要否定哭泣的经验,而要从这些家庭汲取见证,坚信死亡不是最终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