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耶稣来,我仅仅知道他是个历史人物。我的邻居是教友,她们遇机会就给我讲上几句天主教的信仰道理,我老听不进去。我认为她们给我福传是徒劳,可是就因着这么一个人,天主却召唤了我。
圣经章节:“在那些日子里,耶稣由加里肋亚来,在约但河里受了若翰的洗。”(谷1:9)“洗礼”来自希腊文的动词“浸入水中”,以后成为教会的专有名词,指“圣洗圣事”。
教宗首先复述耶稣所讲的比喻,比喻中描述一个家主离开家并把他的葡萄园租给佃户。到了收成的时候,他打发几个仆人去收果实;但是园户却以鞭打对待主人的仆人,甚至还把其中的一些杀了。
为回答这一问题,教宗邀请信众看看耶稣被差役打了一个耳光后的答复:“我若说得不对,你指证哪里不对;若对,你为什么打我?”(参阅:若十八23)“也把另一面颊转给打你的人”是什么意思?
教宗也给这些妇女提供一项建议,就是随身常带一本“袖珍福音”,每天“静心阅读一段”,想像自己与耶稣在一起,“在门徒们当中”。教宗说:“事实上正是如此:在生命的道路上,耶稣每天与我们同行。
公元纪年,您是否知道这是为纪念耶稣的诞生吗?您是否知道这个出生在一个普通木匠家庭的人,为何会受到今天全世界20多亿人的信仰吗?答案是:耶稣,是天主赐给全人类的一份爱的礼物。
在耶稣受难的逾越节前夕,正值湿季,气温应当很低。
直到有一天,朝拜圣体时,仰望圣母圣心、耶稣圣心像,发现圣母、耶稣都是在以慈爱的双眼望着我。而且双眼、嘴角、脸上满是笑意,不注意体会,只能看清圣母的,却看不清耶稣的。
耶稣说: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信而受洗的必要得救。在他升天时,曾把福传天下的使命,赐给了宗徒和他的教会。
教宗这次造访杰梅利医院的日期恰逢敬礼耶稣圣心的每月首个周五,而罗马圣心大学正是以耶稣圣心为名。教宗的这篇讲道围绕着这颗悸动的圣心、施予慈悲的圣心、关爱和讲述的圣心、恩赐生命的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