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人文-文学-神学和科学之间发生悲惨的分裂」,以及为了「鼓励教会、信友团体与科学团体也进行更深入的对话」,教宗引用《愿祢受赞颂》通谕,表明我们「迫切需要人文主义」(141号)。
教宗赞许他们是个「活泼的教会」,懂得「不分宗教或种族」关爱众人,「努力在各自的家庭、团体,以及更广阔的缅甸社会内撒播治癒及修和的种子」。
不幸的是,有些基督徒团体无法在每个主日参与弥撒,但他们仍然蒙召在这个圣日聚集一处,因上主之名专注於祈祷,聆听天主圣言,热切渴望领受圣体圣事。此外,还有一些世俗化的社会失去了主日的基督信仰意识。
在弥撒开始时的忏悔礼仪中,主祭邀请整个团体在祈祷中承认自己的过失,因为我们大家都是罪人。然而,对那种自我满足,且满足於自己成就的人,上主能赐给他什麽呢?
来自爱心企业、爱心个人、爱心艺术家、公益团体等500多人参加了我与你同行进德公益第十三届圣诞公益晚会。晚会在大名思高教养院四名残疾孤儿的歌声和朗诵中拉开序幕。
为纪念先教宗真福保禄六世于1970年恢复《贞女奉献礼》(Ordovirginum)至今将近50周年,圣座奉献生活与使徒团体部7月4日颁布《教会新娘的形象》(EcclesiaSponsaeImago)训令
因此,双方应建立一种建设性的对话,培养互相帮助的精神,因为若缺乏频繁的交流和彼此信任,就建立不起团体;若没有团体就谈不上教育。
堂区必须是友爱、喜乐和感染人的团体,青年在这个团体中能负起自己的责任,即便他们会失败,但若得到良好的陪伴,失败就是成长之母。神长们指出,透过一种友爱的牧灵工作,青年该当养成信靠天主的习惯。
这里所指的另外一个,首先是信徒团体”、教会。其次,“这一团体也绝非我行我素,也是‘被动’地依附于基督”。圣洗赐予“死亡与复活”,开始新生命。“远远超出了美容,而是新的开始;是脱胎换骨、死亡与复活”。
“在各项宗教和民间活动中,还有与穆斯林团体和犹太教会团体领导人的会晤。他们在对话以及文化交流的道路上,迈出了重大步骤”。最后,教宗特别向圣地天主教徒们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