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史料清楚地表明,团民打洋教的对象不仅仅限于教堂和二毛子教民,同时有大量并未入教的平民和三毛子回民,还有官署、官员;其行为就是抢掠、勒索、敲诈钱财,银钱、衣物、车辆、牲畜、粮食等等固然在所必得,甚至连犁
后来又在教堂的圣物室选了一个车挂圣牌,一面是耶稣,一面是圣母。这样以来,我的车牌中有若瑟,车里有圣母和耶稣。圣家三口就住在了我的车上,这也是我经常引以为豪的地方。
教宗同日返回罗马前,在革责马尼教堂会见圣地的天主教神职人员、修女、修生,感谢众人留守圣地,并指他们对教会相当重要,而天主亦会在困难时刻陪伴他们。
我高兴地告诉她,不管教堂离你家有多么远,你也一定要亲自跪在天主台前去谢恩!她做到了,而且还求了谢恩弥撒。
每当教堂里有工程的时候,大家不再是拿着十块钱来献弥撒,而是拿着更多的钱来奉献。当然——账目是要公开的!而我们神职人员离了弥撒献仪是完全可以活下去的!
还是对教友说的,主日提前半小时到教堂做心灵的准备,也是保证弥撒质量的重要条件!
那天,圣堂广场人山人海,我站在教堂大门处拍摄弥撒场景,在成圣体礼之前,传达室的李叔给我送来一把椅子,我当时推让不要,李叔说屋里还有凳子,说完就回屋了。
在圣母山前祈祷完已是下午一点多,随即参与弥撒,吃饭后,又拖着疲惫的双腿,在教堂前50多人一起歌舞起来。之后,登苦路山,拜耶稣十四处苦路。感谢主,这次朝圣有好多恩典。
小镇上还修建了一座精美漂亮的小教堂,我们在里面举行了弥撒感恩圣祭。
其实,在读大二那年,她已经接受了天主的真道,和几个同学一起领洗,只是这些年全部心思都在小家身上,拿她的话来说就是教堂偶尔也去,《圣经》常常也拜读,只是和自己的现实生活一直没有发生实质上的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