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问候若望二十三世团体和在伊拉克库尔德斯坦的埃尔比勒天主教学校。「每天读福音一短文,然后奉献给我们遇到的人。」这是教宗方济各今天向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一起诵念《三钟经》的数万名朝圣者的训勉的话。
教宗然后谈到基督徒团体的作用。他表示:基督徒团体为社会公益作出了显著贡献,分享了全体人民的喜乐与苦难。基督徒愿意以享有全部权利的公民身份,与弟兄姐妹般的其他公民一同发挥自己的作用。
她亦肯定教会团体在普世教会层面的对话与本地的合一进程能相辅相成。袁天佑牧师期望教会团体在撕裂的香港社会背景下能见证和谐,彼此联繫和了解,而教会团体和谐共处,也由此成为社会和谐的明灯。
教宗强调,教会与家庭的关系是神圣和不可侵犯的,因为家庭自起初就蒙受天主祝福,是爱与生命的团体。当天是天使报喜瞻礼,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信友们冒雨参加了教宗的接见活动。
西安教区一直把关爱最小兄弟视为教区一项重要的牧灵福传工作,教区先后成立了社会服务中心、西安博爱园、心悦启智中心、红枫林之家、若瑟之家、商州仁爱园等教会慈善机构,教区各堂区还成立了主日爱心厨房、露徳之家、心连心爱心团体
已婚终身执事在祝圣后被派遣服务教会团体,服从主教和司铎团体;要像他们所襄助的主教和神父们那般勤快,不为任何困难所阻;更要效法致命执事──圣老楞佐的榜样,忠于基督,为教会服务。
不过﹐礼仪并非团体的一种自我展现﹐而是从单纯地「作自己」走出来﹐进入「大的生活团体中」﹐天主会在当中亲自教导我们。因此﹐礼仪是具有普世性的。
耶路撒冷的初期基督徒团体原是生活在平安与爱内,但在圣斯德望殉道后,那里便爆发了暴力迫害基督徒的事件。教宗说:爱德的平安和迫害多少是教会生活的模式。在历史中总是这样,因为这是耶稣的生活模式。
相反,为爱付出生命的人从不感到孤独,他始终生活在团体和家庭的氛围内。教宗还提醒说,那些把自己的良心隔离在自私中的人们,最终会丧失良心。比如金钱崇拜者犹达斯就落得这样的下场。
印度修会会士为海啸灾民提供心理治疗和康复咨询印度修会团体联盟组织了大批专业心理学家和社会义工等,专门负责海啸灾难后灾区灾民的心理康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