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25:35—40)原本我是一个内向胆怯的女孩,只有外婆是我最忠实的听众。自从加入了天主教,我也加入了外公他们祈祷的行列,不再是有口无心的旁观者,渐渐地我的性格变得活泼而开朗。
厄玛乌的两位门徒,由于那些日子在耶路撒冷发生的事,伤心地在路上走着,直等到「复活的那一位」与他们同行,他们的眼睛才睁开,看到新的景象(参路廿四13-31)。
(玛18:6)邑城区片的教会有些新教友,就是因老教友坏表样的影响而退出教会的,这实在是教会的悲哀。
因汤若望的博学和友善,顺治帝在1656-1657两年之间,曾24次到南堂微服私访,还亲切地尊称59岁的汤若望神父为玛法(满语父亲的意思)。1666年,汤若望神父去世,继之而来的是比利时耶稣会士南怀仁。
正如教宗在《信德之门》中所说:如同撒玛利雅妇人一样,当今的人也能够重新感受到,需要靠近水泉,聆听耶稣的话,他会邀请人相信他,并从他的泉源中汲取活水。(参若四14)学习,是每一个学生的天职。
人是地球和万物的管理者,而不是主宰,所以,人不能滥用自由,疯狂地占有、掠夺、破坏、制造污染,而要珍惜万物,照顾好地球,善尽职责,完成主人的委托(创:28;玛25:14—30)。
亚尔斯的教堂NO.2达地利的贫苦男孩1786年5月8日,维雅内出生在里昂附近的达地利(dardilly),他的父亲是玛窦·维雅内,他的母亲是玛利亚·白乐斯,他们是具有坚强信仰的贫苦农民。
祂用爱去陪伴厄玛乌二门徒走路,安慰他们,开导他们,使他们重获信德,走回耶路撒冷,加入使徒们的行列。他用爱关怀固执不信的多默,亲自拉过他的手,使他探入自己手上的钉孔和肋傍的创伤。
除了拒绝穿上红鞋及乘坐教宗的豪华轿车,当方济各决定住在梵蒂冈的圣玛尔大之家宾馆而非教宗官邸时,这决定震撼了梵蒂冈,但受到世人欣赏。不过,这只是个开始。
信德年以色列朝圣之旅在旅程中,教友们分别在真福八端山、革责玛尼山园参加弥撒。弥撒后,大家无不感恩地说:感谢天主,我们是教区开启信德年后第一批在圣地参与弥撒的教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