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人们只看到花朵开谢乃至人生聚散、成败得失等现象,因而追悔过去或幻想未来;而随着基督启示的目光,我却能从花开花谢开始,透视现象背后“虚而又虚,万事皆虚”(训:1:2)的真理,反观自心,找到生命真正的依归
1991年,从太原师范毕业的我被分配到了处于南郊的小店,随之在小店安了家,每当我和爱人一起漫步大街小巷,我的目光总是在寻找着一个地方——教堂,可是,一直没有找到。
耶稣开始传教路过葛法翁时,看见玛窦在税关上,就用慈祥、神奇的目光看着他,并对他说:来,跟随我吧!
我们随着修女来到不能自理的老人房间(这是其中两间),这里有六位八九十岁的老人,一个女护理员正在给她们喂水,老人一个个安详地躺着或坐着,向来人投以微笑的目光,老人的手、脸、衣服都很干净,头发梳理整齐,室内通风明亮无异味
“多少人因著她温柔的目光而心情平静,在她的爱抚下感到安慰,因著她的望德而受到宽慰,并得到她信德勇气的滋养,而这信德能使被遗忘的人感到天主没有忘记他们!”
我们应以谦卑的目光在他人身上寻找天主的临在,因为天主不临在于我们成就的伟大,而是在贫穷者的卑微之中。若我们不直接注视他们,我们就会总是看到自己,把他们当作我们肯定自己的工具。
跛子注视他们,希望得到施舍,宗徒们定睛看著他,邀请他以一种不同的目光注视他们,好能接受另一个恩典”。于是,伯多禄因耶稣基督之名行了治愈的奇迹(宗三3-6)。
欧洲主教团委员会的秘书最后总结道:“以团结的目光注视欧洲,我们就能一起得救,唯有在一起才能克胜危机。
生态皈依的含义在于改变对原住民注视的目光,了解他们关于美好生活的智慧。“美好生活并非甜蜜的生活,在甜蜜中一事无成。美好生活乃是与受造界和谐共处。
不要害怕参与其中,不要害怕以耶稣的目光触摸城市的灵魂;不要害怕勇敢地进入冲突和历史的十字路口,以便于给它们涂抹真福馨香的油膏。不要害怕,因为没有人能独自获救,没有人会单独得救。